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葳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枝葉繁密,草木茂盛的樣子。《文選.王粲.公讌詩》:「昊天降豐澤,百卉挺葳蕤。」唐.張九齡〈感遇〉詩一二首之一:「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比肩繼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摩肩接踵」。見「摩肩接踵」條。01.《晏子春秋.內篇.雜下》:「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源)02.漢.王粲〈荊州文學記〉:「於是童幼猛進,武人革面,總角佩觿,委介免冑,比肩繼踵,川逝泉涌,亹亹如也,兢兢如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漂浮。通「泛」。三國魏.王粲〈從軍〉詩五首之二:「汎舟蓋長川,陳卒被隰埛。」
三番兩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次、屢次。元.鄭光祖《王粲登樓》第一折:「叔父,王粲不曾自來,你將書呈三番兩次調發小生到此。」《西遊記》第二六回:「我當等夜走脫,又被他趕上,依然籠了。三番兩次,其實難逃。」也作「兩次三番」、「三番五次」、「三回五次」。
秋毫無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元.鄭德輝《王粲登樓》第一折:「我與人秋毫無犯。〔小二云〕則為你氣高志大,見是如此。〔正末唱〕則為氣昂昂誤得我這鬢斑斑。」
不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完全、不完整。《易經.繫辭上》:「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文選.王粲.登樓賦》:「悟遣有之不盡,覺涉無之有閒。」
巍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崇高雄偉的樣子。《論語.泰伯》:「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三國魏.何晏.集解:「巍巍,高大之稱。」《三國演義》第五六回:「時有王朗、鐘繇、王粲、陳琳一班文官,進獻詩章。詩中多有稱頌曹操功德巍巍,合當受命之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肉醬。《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昔伯牙絕絃於鍾期,仲尼覆醢於子路。」
伯牙絕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鍾子期死後,伯牙從此不彈琴,借以比喻知音難遇。《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衛二劉傅傳.王粲》:「昔伯牙絕絃於鍾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難遇,傷門人之莫逮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終、極限。三國魏.王粲〈游海賦〉:「其深不測,其廣無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