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噘著嘴將氣體用力從口中呼出來。如:「吹奏」、「吹口哨」。《詩經.小雅.鹿鳴》:「鼓瑟吹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腳底踩在某物,用力往前跳。《西遊記》第七回:「將身一蹤,跳出丹爐,唿喇的一聲,蹬倒八卦爐。」《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藍嫂你聽聽,不是貓把瓦蹬下來了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肌腱,韌帶。通「筋」。漢.王充《論衡.書虛》:「舉鼎用力,力由觔脈;觔脈不堪,絕傷而死,道理宜也。」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四折:「俺如今剔下了這骨和觔,割掉了這肉共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力吐出。如:「啐一口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氣管受到痰或氣體的刺激,引起反射作用,而用力排出氣體。如:「咳嗽」、「嗽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將手指放在嘴裡,或將嘴脣撮成圓形,用力向外吹氣所發出的尖銳聲音。如:「他的口哨吹得挺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用力過猛使筋骨或肌肉折轉而受傷。如:「小心別扭了腰。」、「扭傷腳踝」。
意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意境趣味。《朱子語類.卷一○.讀書法上》:「用力深,便見意味長;意味長,便受用牢固。」《老殘遊記》第九回:「仔細看去,原來是六首七絕詩,非佛非仙,咀嚼起來,到也有些意味。」
贔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力的樣子。《文選.張衡.西京賦》:「綴以二華,巨靈贔屭。」
咳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喉部或氣管的黏膜受痰或氣體的刺激,引起反射作用,把氣體用力排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