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雋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姿清秀。唐.白行簡《李娃傳》:「知命之年,有一子,始弱冠矣;雋朗有詞藻,迥然不群,深為時輩推伏。」
納稅義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租稅法律主義。假若今法律授權主關機關發布命令作為補充之規定時,則此授權須具體且明確,而主管機關發不知命令應以必要之規範為準,如執行法律上細節性、技術性之相關事項,而一命令是否符合其法律授權之意,則不單法條表面文字,應秉持憲法之大原則及相關法律本身之立法目的等,針對整體規定之適切性作全盤性判斷。(註1) 納稅義務的主體納稅義務的主體系只符合法律規定知納稅義務人,一般而言,其包含自然人及涉及營利事業之法人等皆是。(註2) 參考書目註1:許育典,《憲法》,台北:元照,2011年9月五版,頁358-360。註2:羅文苓,<第二...
風馳電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馳電掣」之典源,提供參考。 《六韜.卷三.龍韜.王翼》武王問太公曰:「王者帥師,必有股肱羽翼,以成神威,為之奈何?」太公曰:「凡舉兵帥師,以將為命。命在通達,不守一術;因能授職,各取所長,隨時變化,以為綱紀。故將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應天道。備數如法,審知命理,殊能異技,萬事畢矣。」武王曰:「請問其目。」太公曰:「腹心一人,主潛謀應卒,揆天消變,總攬計謀,保全民命。謀士五人,主圖安危,慮未萌,論行能,明賞罰,授官位,決嫌疑,定可否。……通糧四人,主度飲食、蓄積,通糧道,致五穀,令三軍不困乏。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1>。 〔注解〕 (1) 不知所由:不知道...
安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貧困環境中仍安逸自得。《幼學瓊林.卷三.貧富類》:「惟君子安貧,達人知命。」
解甲投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卸下盔甲,放下武器。比喻休戰、不再戰爭。漢.揚雄〈解嘲〉:「叔孫通起于枹鼓之間,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儀,得也。」三國魏.鍾會〈蜀平上言〉:「群寇困逼,知命窮數盡,解甲投戈。」也作「解甲倒戈」。
攀鱗附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依附英主以建立功業。《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二:「當今為牧,非子而誰,老夫年踰知命,願不及此,欣戴大弟,攀鱗附翼,惟冀早膺圖籙,以寧兆庶。」也作「攀龍附鳳」。
臨難不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遭遇危難,並不恐懼。《鄧析子.無厚》:「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貧賤者,不知時也。故臨難不懼,知天命也。」宋.蘇軾〈孔北海贊.序〉:「世之稱人豪者,才氣各有高卑,然皆臨難不懼,談笑就死為雄。」也作「臨難不恐」、「臨難不懾」、「臨難無懾」。
吟詠性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吟詠詩歌以抒發感情思想。《儒林外史》第八回:「近來我在林下,倒常教他做幾首詩,吟詠性情,要他知道樂天知命的道理,在我膝下承歡便了。」
風馳電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馳電掣」之典源,提供參考。 《六韜.卷三.龍韜.王翼》武王問太公曰:「王者帥師,必有股肱羽翼,以成神威,為之奈何?」太公曰:「凡舉兵帥師,以將為命。命在通達,不守一術;因能授職,各取所長,隨時變化,以為綱紀。故將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應天道。備數如法,審知命理,殊能異技,萬事畢矣。」武王曰:「請問其目。」太公曰:「腹心一人,主潛謀應卒,揆天消變,總攬計謀,保全民命。謀士五人,主圖安危,慮未萌,論行能,明賞罰,授官位,決嫌疑,定可否。……通糧四人,主度飲食、蓄積,通糧道,致五穀,令三軍不困乏。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1>。 〔注解〕 (1) 不知所由:不知道...
風馳電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馳電掣」之典源,提供參考。 《六韜.卷三.龍韜.王翼》武王問太公曰:「王者帥師,必有股肱羽翼,以成神威,為之奈何?」太公曰:「凡舉兵帥師,以將為命。命在通達,不守一術;因能授職,各取所長,隨時變化,以為綱紀。故將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應天道。備數如法,審知命理,殊能異技,萬事畢矣。」武王曰:「請問其目。」太公曰:「腹心一人,主潛謀應卒,揆天消變,總攬計謀,保全民命。謀士五人,主圖安危,慮未萌,論行能,明賞罰,授官位,決嫌疑,定可否。……通糧四人,主度飲食、蓄積,通糧道,致五穀,令三軍不困乏。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1>。 〔注解〕 (1) 不知所由:不知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