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夭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短命、早死。《聊齋志異.卷二.聶小倩》:「小倩,姓聶氏,十八夭殂,葬寺側。」
夭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短命、早逝。《三國志.卷二四.魏書.高柔傳》:「陛下聰達,窮理盡性,而頃皇子連多夭逝,熊羆之祥又未感應。」《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尊閫既已夭逝,料無起死回生之理。兄枉自灰其志,究見何益?」
影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忐忑不安。《金瓶梅》第四六回:「想著前日道士打看,說我短命哩!怎的哩?說的人心裡影影的。」
出死入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本歸真,一切的人為造作都是多餘的,對養身反而有害。所以他說:就人的生命來看,能長壽的十個裡有三個,短命的十個裡也有三個,本來可以長壽但卻自尋死路的,十個裡也有三個。為何如此呢?那是因為養之太過,對自己的供養太豐厚啊!總之,生命的過程就是「出生入死」,本是一種自然的規律,依循自然的規律去運作,不設過多的供養,如此便是長壽之道了。至於「出生入死」語義之轉變,所見的較早文獻是晉代潘岳的〈秋興賦〉。此文是潘岳借秋景抒寫他周旋於官場的無奈,和無法歸鄉的愁思,其中有一句「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是嘲諷自己看到安樂處,就忘了官場的處處危機,所以才會這樣不顧生死的在此留連忘返。後來「出生入死」就被用...
早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短命、早夭
拔短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籌,古代計算數目的工具。數目少的稱為「短籌」。「拔短籌」引申為短命、凡事半途而廢或情人不能長相廝守的意思。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二折:「心事人拔了短籌,有情人太薄倖。」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可惜俺鴛鴦會沒了下梢,不是俺鸞鳳交拔了短籌。」
促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缺德,愛捉弄人。《水滸傳》第四一回:「又做這等短命促掐的事!於你無干,何故定要害他?」《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九:「誰人使促掐,把我的頭髮剪去了。」也作「促狹」。
短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短命、短壽
牢成久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慣某事而成為個中老手。《金瓶梅》第二八回:「好個牢成久慣的短命,我也沒氣力和你兩個纏!」也作「久慣牢成」、「久慣老成」。
夭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短命早死。《聊齋志異.卷六.小謝》:「三年前,少妹夭殞,經兩夜而失其尸,至今疑念。」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