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涂爾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社會扮演的角色就相當重要。國家必須時時提醒教師必須對孩子授予什麼的觀念和情感,因此教育不能完全交給私人支配,但國家並不壟斷教育。 教育的影響手段 教育是根據小孩的本能(稟性)進行施教;此外教師或家長本身必須執行「好」示範,以免在小孩身上留下不好的影響。對兒童甚至對成年人來說,「責任感」能激發人的卓越才能。自尊本身就是這個意思。因為由於獎罰的影響,人必須首先具有尊嚴感,而後才具有責任感。但兒童只有透過教師和父母才知道自己的責任,他們只能透過教師言語和行動所體現出來的態度來了解什麼是責任。因此,對兒童而言,責任是具體化的和...
黃巢之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歷黃巢之亂,發生於唐僖宗(註1.)乾符二年(西元875),可說是自西元840年江賊橫行,經西元859年裘甫之亂以來庶民叛亂的集大成者。黃巢之亂幾乎擴及全中國,而以江淮之間最受蹂躪。皇朝集團的結構大抵以黃巢的血緣親屬為中心,在加以販賣私鹽的黨徒,形成私人的主從關係。待亂事擴大後,他又從參與者中選擇有能力的人做指揮官,編入部隊的領導部門。這些指揮官亦與其部屬締結私人的主從關係,如朱溫即為典型實例。因此,黃巢集團是以重層的
肉袒負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對我們兩個人有所顧忌。如果我們互相爭鬥,有任何一方傷亡,都可能會使國家遭致兵禍。國家的安危當然重於私人的恩怨,所以我才會不斷地忍讓啊!」後來這番話傳到廉頗耳中,他覺得非常慚愧,於是脫了上衣露出臂膊背負著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家認錯。藺相如並不怪罪他,兩人反而從此成為生死與共的好朋友。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負荊請罪」,用來比喻主動向對方承認錯誤,請求責罰和原諒。
公而忘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人利益。《儒林外史》第六回:「自古道:『公而忘私,國而忘家。』」也作「公耳忘私」、「公爾忘私」。
實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記述私人事跡的著作。如《四庫提要》、史部傳記類存目有孔氏實錄一卷,不著撰人名氏。
個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小我、私人
公私分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劃分清楚公家和私人的分際,而不混淆。如:「他作事一向公私分明,清廉正直。」
木人石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晉朝時候,江南有一位名士,名叫夏統。他博學多才,而且擅於雄辯。當時有很多人勸他出來做官,他都拒絕了,說什麼也不能動搖他的意志。有一次,他因事到京師去,順便拜訪太尉賈充。賈充對他本來十分欽慕,現下看到他來了,心裡想︰如果能勸他出來做官,就可以籠絡他,充實自已的私人勢力,不是很好嗎?於是便向夏統進行說服工作。可是夏統對於官場的爭權奪利,非常厭惡,對於名利,非常淡泊,尤其他看出賈充的意思,無非是想利用他而已,所以就婉言謝絕了。賈充覺得利用言辭來說服他,已經絕望了,於是就試試用權勢來引誘他。立刻召集了軍隊,排起整齊的隊伍,...
羅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撰寫畫評;在空間藝術領域,聲名最為卓著的是他一手締造的家「燈屋」,有作家認為:羅門的家根本就是一座私人藝術館,裡面除了擺放當代許多藝術家的珍貴畫作,更可貴的是整個燈屋就是一個具有詩質的現代裝置藝術的空間架構。而所有的「裝潢」都是羅門利用日常用品,例如蒸籠和更多撿來的廢棄物親手打造而成的,從這個角度看:他應該是台灣第一個環保專家,這個極具創造性的生活美感空間,幾乎台灣所有的報紙都報導過,超過三十家雜誌也來做過專訪報導,許多雜誌還用燈屋來作為封面,當然,電視台也不會錯過這麼好的題材,特別派記者做過專訪。 觀點羅門曾在《羅門...
學區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區制度之實施,最主要的目的在保障國民教育或義務教育階段學齡兒童能就近入學,其次是作為政設置學校或核淮私人設置學校的依據。但是部份家長為給子女良好的學習環境,把子女送到其他學區學校就讀,形成越區就讀的現象。 內容說明狹義的學區:指英、美兩國的地方教育行政區域,也是地方學區的通稱,或簡稱為學區(school district)。現行的學區制(district system)起源於1789年美國麻州(Massachusetts)修正通過的州憲法,該法規定地方政府成立「學校委員會」(school committees)負責教育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