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高山景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山,形容崇高的德行。景行,大道。高山景行比喻行事光明磊落。語本《詩經.小雅.車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後稱頌人德行高尚。三國魏.曹丕〈又與鍾繇書〉:「高山景行,私所仰慕。」
洪福齊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福氣與天等高。稱頌人福氣極大。《孤本元明雜劇.寶光殿.第四折》:「因聖主心中慈善,賀長生洪福齊天,四夷伏都來朝見。」《官場現形記》第四七回:「大人洪福齊天,定然吉人天相,馬上就會痊好的。」也作「齊天洪福」。
玄機妙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神機妙算」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劉知幾〈儀坤廟樂章〉詩(據《全唐詩.卷九四.劉知幾》引)妙算申1>帷幄2>,神謀出廟廷。兩階文物備,七德3>武功成。校獵長楊苑,屯軍細柳營。將軍獻凱入,歌舞溢重城。 〔注解〕 (1) 申:舒展。通「伸」。 (2) 帷幄:軍旅中的帳幕。 (3) 七德:比喻唐天子的偉大功業。源自〈七德舞〉,為唐代稱頌太宗偉業之歌舞。原題〈秦王破陣樂〉,玄宗時改寫為〈破陣樂舞圖〉。貞觀初,詔魏徵、虞世南等重制歌詞,名為〈七德舞〉。
頌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頌褒揚。如:「他對你的作品頌揚備至。」
不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僅、不只。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如:「老先生不但仁慈,而且樂於助人。」《紅樓夢》第六三回:「此旨一下,不但賈府中人謝恩,連朝中所有大臣,皆嵩呼稱頌不絕。」
歌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頌、讚揚。[例]臺灣鄉土民謠有不少歌頌親情的作品。
豺狼當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生卒年不詳。以明經為郡吏,薦為議郎,遷諫大夫。成帝時歷任益州、冀州刺史,拜廣漢太守,政績佳,吏民稱頌,後為京兆尹。哀帝時徵為諫大夫,遷司隸。尚書僕射鄭崇下獄,寶為之申冤,免為庶人。平帝時復起為大司農,後坐免,終於家。 (12) 豺狼:兩種貪狠殘暴的野獸。比喻狠毒的惡人。 (13) 橫:音ㄏㄥˋ,橫行。 (14) 狐狸:狐狸生性狡猾多疑,故多用來比喻狡詐而作惡多端的壞人。
大智如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直非常的欽服。〈賀歐陽少師致仕啟〉為歐陽修辭官獲准後,蘇軾寫給他的信,文中用「大勇若怯,大智如愚」稱頌他的勇氣與智慧。早在《老子》中就有「大巧若拙」這句話,意思是:真正靈巧的人,往往外表看起來似乎笨拙。蘇軾的這兩句話明顯脫胎於此,意指真正有勇氣的人,反而不會去彰顯他的勇敢;真正有智慧的人,反而不會去賣弄他的聰明。後來「大智若愚」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被用來表示具有極高智慧的人,往往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愚笨。出現「大智若愚」的書證如明.李贄《焚書.卷三.雜述.李中谿先生告文》:「蓋眾川合流,務欲以成其大;土石並砌,務欲以實其堅。是故大智若愚焉耳。公之向道,其篤也如此。」
風光霽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中亦用了「光風霽月」,文曰:「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則是以「光風霽月」稱頌周敦頤人品之高潔,又是另一個引申的語義。
稱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稱讚、稱頌、稱譽、讚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