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33.2635 ms
共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煞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北曲套曲中結尾的一段。
|
不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詳盡。為書信結尾用語。也作「不備」。
|
布農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布布(pasioutbut)為八部合音,是祈禱小米豐收的歌,亦為布農族及為嚴肅、重要的音樂,此記歌在結尾會出現一段精彩的空白,之後再唱出最後一個和弦,那一課方為祈禱文中最重要及所要祈求之部分。布農族的小米豐收祭是在每年小米播種前舉行,由村里選出八位在過去一年中出草順利、健康平安的好青年,圍著小米種子,以清亮的歌聲祈求年年能豐收。(註三P.144-145) 打耳祭對布農族而言,耳祭是每年最重要的祭典,通常在四到五月間舉行。狩獵是布農族重要的生技活動,同時也是確立個體生命價值,獲取社會認同的方式,也是成年禮儀的必修課程。打耳...
|
連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修辭方法。是以每一句結尾的語詞,作為下一句的開頭,使兩句之間環環相扣,如珠鍊串在一起般,故稱為「連珠」。
|
不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書信結尾用語。含有不詳盡的意思。如:「倉卒作答,不備。」也作「不具」。
|
錢鍾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妙語橫生又帶著嘲諷、幽默,既捕捉了民初知識分子的心態,也悠悠展現一種讓人思索再三的生命情境。正如小說結尾所說:「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傷感,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 著作 論文:《十八世紀英國文學裏的中國》(牛津大學學士學位畢業論文,1937),《古典文學研究在現代中國》(錢鍾書參加義大利米蘭舉行的歐洲漢學家第26次大會的演講,1978);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1941)小說:《貓》(1945)中短篇小說集:《人·獸·鬼》(1946)長篇小說:《圍城》(1947)詩集:《槐聚詩存》(1995)學術著作:《管錐編》(197...
|
強弩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乏。就像是從強弩射出的箭,一旦到射程盡頭就毫無力道,連極為細薄的絹絲都無法穿透;也像是強勁的風勢到結尾時,連一根羽毛都無法吹動。若以如此軍力去對抗以逸待勞的匈奴,沒有任何勝算。朝中其他大臣聽了韓安國的一番論述,都紛紛附和,於是漢武帝便與匈奴結下了友好之盟。後來「強弩之末」這句成語,就從《史記》文中「彊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原本強大的力量已經衰竭,不能再發揮效用。
|
不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一一細說。古代朋友間書信的結尾用語。唐.柳宗元〈答元饒州論政理書〉:「書雖多,言不足導意,故止於此,不宣。」
|
好頭不如好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與其有好的開始,倒不如有好的結尾。如:「想當初一帆風順,如今卻是如此下場,真是應了『好頭不如好尾』的話。」
|
朗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明察,常用於書牘的結尾。如:「朗照不宣。」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