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3.18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伸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舒展疲倦困乏的身。《紅樓夢》第二六回:「再看時,只見黛玉在床上伸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束在際的帶子。如:「你這條帶在哪兒買的?」也稱為「綵」。
虎體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寬厚如虎,粗狀似熊。形容人的體型魁偉。《三國演義》第二回:「為首一將,生得廣額闊面,虎體熊。」也作「虎背熊」、「熊虎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軀幹的部,常指婦女而言。唐.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之五:「花萼樓前初種時,美人樓上鬥肢。」
五斗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晉代陶淵明任彭澤縣令,不願為微薄的俸祿而屈就於人。典出《晉書.卷九四.隱逸傳.陶潛傳》。後比喻為微薄的俸祿屈身事人。宋.黃庭堅〈次韻寅菴〉詩四首之二:「五斗折慚僕妾,幾年合眼夢鄉閭。」宋.楊萬里〈歸去來兮引.求為吏東西〉詞:「五斗折,誰能許事,歸去來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靈活的細。《西遊記》第九回:「殷小姐面如滿月,眼似秋波,櫻桃小口,綠柳蠻,真個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半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半山上。如:「他家就住在半山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西京雜記》說:「漢戚夫人善為《翹袖》、《折》之舞,歌《出塞》、《入塞》、《望歸》之曲,侍婢數百人皆為之,後宮齊唱,常入雲霄」。按《出塞》、《入塞》諸曲,是張騫通西域得《摩訶兜勒》後,李延年因之而作的新聲,戚夫人所歌者諒非此等曲。至《翹袖》、《折》二舞,當起自秦、漢之際的民間,為戚夫人帶入宮中的。也許是戚夫人的創作。漢代楚國地區的《折》舞蹈形象可見於南 陽(原為楚地)的漢畫像石上。畫的右方有兩個細舞伎並列折翹袖而舞。《折舞》是個舞姿技巧都有相當高難度的舞蹈。這種折不是一般所見的向後下,而是折旁作九十度角、兩上臂平抬,兩臂與折下的上身平行,兩袖平飛翹起,舞人面孔朝前,舞姿...
衣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穿紫袍,佩金飾。指當大官。明.姚茂良《精忠記》第一四齣:「感吾皇,博得個衣紫金,朝野為卿相,方顯男兒當自強。」也作「衣紫黃」、「衣紫銀」、「金拖紫」、「金衣紫」。
虎體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雄壯威猛,氣概軒昂的樣子。《三國演義》第五回:「卓視之,其人身長九尺,虎體狼,豹頭猿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