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園(李石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石樵晚年傾向以彩度為畫面訴求重點,筆觸所流露之力量較非其關心。事實上,自台灣光復後,其作品罕有以強烈的筆觸致之者,此畫即屬後者。在李石樵暢遊異邦後,充滿台灣鄉土風味的香樹反而成為畫家「新的題材」。色彩雖濃厚,但明暗的描繪亦較多,頗能道盡南國的濃艷和香園的層次。強勁的筆觸不但見於厚塗之處,亦見於底端植物和物體之勾勒,在輕鬆中見強勁。畫面多層次的綠固為主體,但香樹幹之棕色亦收相得益彰之效。
挵蝶(挵蝶)(1282-21537)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針插
挵蝶(挵蝶)(1282-206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針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子葉植物的一科。大型草本或木本。葉互生,為大單葉,有明顯的側出平行脈。葉鞘次捲繞下一葉鞘,以致外表類似地上莖。花兩性或單性而左右對稱。果實漿果或蒴果,種子多含粉狀胚乳,具假種皮。分布於非洲、亞洲和澳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姜芋的別名。參見「姜芋」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usophaga violacea
體長約43公分。色彩豔麗,雌雄相似。喙黃色,末端紅色,前額至頭頂羽毛紅色,眼周圍裸露紅色,耳部白色,體上其餘部分深紫色,飛羽紅色,胸腹部和尾羽深綠色。
分布於西非,由賽內加爾到柯麥隆。
通常棲息於高大森林的樹冠層中,不容易被發現,被驚擾時,會先靜止不動,若過於靠近,則會拍翅飛起,之後滑翔飛入枝葉叢中。飛行時可以見到飛羽上鮮紅的色澤,這種鮮紅色澤出現在這一屬的許多鵑的飛羽上,是由一種特殊的含銅色素所造成。叫聲是深沈而不規則的“cou-cou-vhou”,常常是2隻紫鵑一起合唱。不具遷徙性。
鳥綱(Class Aves)
鵑形目 (Order Cuculiformes)
鵑科(Family Musophag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無色具香味的中性液體。參見「香油」條。
挵蝶(挵蝶)(4909-47)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針插
松尾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44~1694)名宗房,號桃青,日本江戶初期最著名的俳句詩人,有「俳聖」之稱。曾遊歷各地,留下許多名句與紀行文。著有《俳諧七部集》、《野晒紀行》、《笈小文》、《更科紀行》、《奧之細道》等。
太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auraco ruspolii
體長約41公分。頭、胸、腹部為翠綠色,頭頂有綠色至白色的羽冠,後頭有一抹紅色。背上深綠色,翅膀覆羽深藍紫色,飛羽紅色,尾羽深綠色。
分布於非洲東部,衣索比亞南部。
習性隱密不容易觀察,目前僅僅在衣索比亞境內發現有兩個地區有分布,較大的一個面積約70公里長30公里寬,較小的一個,面積僅有25平方公里。棲地為杜松森林,林下有濃密的林下植物、灌叢或是刺槐。由於觀察不易,目前對其生態了解不多,族群一直無法增加數量,面臨的危機可能是棲地的破壞以及白頰冠鵑(White-cheeked Turaco, T.leucotis)的競爭壓力。這一屬的鵑都有獨特的叫聲,而且一隻的鳴叫會引起其他同種鵑的合唱。和其他同屬的鵑一樣,身上的鮮豔的紅色和綠色色澤是由獨特的含銅色素所造成。
T0000000651--鳥綱(Class Aves)
T0000000747--鵑形目 (Order Cuculiformes)
T0000000748--鵑科(Family Musophagidae)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