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1.49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胡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意亂說、瞎編。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一七齣:「[丑]告相公得知,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末〕一口胡柴。」《西遊記》第四一回:「那潑猴頭!我與你有甚親情?你在這裡滿口胡柴,綽甚聲經兒?」也作「胡謅」、「胡嘈」。
分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分、親情。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他是個老人家多背悔,大人須有才智,外人行白打了猶當罪,可不俺關親人絕分義。」也作「義分」。
得親順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曉人倫親情的道理,並能曲意孝順雙親。《幼學瓊林.卷二.祖孫父子類》:「得親順親,方可為人為子。」
父母骨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骨肉親情。《大宋宣和遺事.貞集》:「父母骨肉,何可不忍?陛下還有父兄也無?」
義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分、親情。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待奉著俺先人的教訓,怎敢道別了家尊的義分。」元.無名氏《馬陵道.楔子》:「我越送越關親,好割不斷弟兄的義分。」也作「分義」。
感情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現內心情感的戲劇。如親情、友情、愛情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