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捲土重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重整旗鼓,東山再起,重整旗鼓,死灰復燃反義:偃旗息鼓,一蹶不振,銷聲匿跡辨似: 「捲土重來」及「東山再起」都有失敗後再度出發的意思。 「捲土重來」側重於重新整頓再來;「東山再起」側重於重新崛起。 捲土重來 東山再起 辨似例句 ○ ㄨ 失敗一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連~的勇氣都沒有了。 ㄨ ○ 這幾年我們董事長在商場上屢敗屢戰,如今終於~,大展鴻圖。
|
落花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土崩瓦解、一敗塗地、一蹶不振
|
坐井觀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出處2 二、故事內容3 三、3.1 1.相似詞3.2 2.相反詞4 四、 一、出處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二、故事內容《莊子·外篇·秋水》:“子獨不聞夫埳井之鼃乎?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 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出跳梁乎井乾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則接腋持頤,蹶泥則沒足滅跗;還虷、蟹與科鬥,莫吾能若也! 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
|
猖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傾敗、滅亡。《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獗)〔蹶〕,至于今日。」
|
因勢利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孫子》魏1>與趙2>攻韓3>,韓告急於齊4>。齊使田忌5>將而往,直走大梁6>。魏將龐涓7>聞之,去韓而歸,齊軍既已過而西矣。孫子8>謂田忌曰:「彼三晉9>之兵,素悍勇而輕10>齊,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兵法:『百里而趣11>利者蹶12>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使13>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14>,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乃弃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并行逐之。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陝,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于此樹之下」。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
|
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腳背。《玉篇.足部》:「跗,足上也。」《莊子.秋水》:「赴水則接腋持頤,蹶泥則沒足滅跗。」
|
一敗塗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典源作「壹」。「壹」同「一」。一旦戰敗身死,將會是肝腦塗滿大地。#語出《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後用「一敗塗地」形容做事失敗,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
|
赤手空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任利兵,是以威行諸夏,強服敵國。故孟賁奮臂,眾人輕之;怯夫有備,其氣自倍。況以吳、楚之士,舞利劍,蹶強弩,以與貉虜騁於中原?一人當百,不足道也!夫如此,則貉無交兵,力不支漢,其勢必降。此商君之走魏,而孫臏之破梁也。」 〔注解〕
(1) 專諸:春秋吳堂邑人,生卒年不詳。曾為吳公子光刺吳王僚,事成後為僚左右所殺。
(2) 禽:通「擒」,捕捉。
|
反脣相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與公併倨5>;婦姑不相說6>,則反脣而相稽7>。其慈子耆利,不同禽獸者亡幾耳。然并心而赴時,猶曰蹶六國,兼天下。功成求得矣,終不知反廉愧之節,仁義之厚。信并兼之法,遂進取之業,天下大敗;眾掩寡,智欺愚,勇威怯,壯陵衰,其亂至矣。是以大賢起之,威震海內,德從天下。曩之為秦者,今轉而為漢矣。然其遺風餘俗,猶尚未改。 〔注解〕
(1) 耰:音|ㄡ,用來平整田土或擊碎土塊的農具。通「櫌」。
(2) 鉏:音ㄔㄨˊ,翻土、除草的農具。。
(3) 箕帚:音ㄐ| ㄓㄡˇ,掃除塵土的器具。即畚箕與掃帚。
(4) 誶語:相告、詰問。誶,音ㄙㄨㄟˋ。
(5) 併倨:並排坐在一起。
(6) 說:通「悅...
|
互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以同樣的態度或行為對待對方。《三國演義》第二回:「卻說十常侍既握重權,互相商議:但有不從己者,誅之。」《紅樓夢》第六五回:「原來二馬同槽,不能相容,互相蹶踶起來。」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