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24.01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行雷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中說:「雷動風行,日引月長,上益其侈,下成其私。」就引了王弼注這一句話來比喻「上行下效」的快速。靂之雷,聲勢驚人,有如人的行動果斷嚴厲,所以可用「雷厲」來形容,如此「雷動風行」一語又可轉成「雷厲風行」。韓愈曾寫過〈潮州刺史謝上表〉,文中說的:自唐憲宗即位後,努力地扭轉已見衰微的國勢,開創新局;所頒行的政令「雷厲風飛」,指的正是政令執行嚴格迅速。後來「雷厲風行」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人行事嚴格迅速。
家破人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庭破敗,親人死亡。形容家庭遭到不幸而破滅。《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那知空降下這場沒影兒禍,弄得家破人亡,父南子北,流落至此!」《官場現形記》第一五回:「小人們遭了土匪,大家都家破人亡,那裡還有錢孝敬統領大人?」也作「家敗人亡」、「人亡家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靂」條。
汪洋大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聲勢浩大。《精忠岳傳》第四三回:「轟天砲響,汪洋大海起春雷;震地鑼鳴,萬仞山前飛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縫隙、孔穴。《莊子.養生主》:「依乎天理,批大卻,導大窾,因其固然。」唐.成玄英.疏:「窾,空也,骨節空處。」唐.柳宗元〈靂琴贊.序〉:「始枯桐生石上,說者言有蛟龍伏其窾。」
如荼如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如火如荼」。見「如火如荼」條。01.清.查慎行〈人日武陵西郊閱武〉詩二首之二:「如荼如火望中分,鼓角鐃鉦一路聞。」02.《孽海花》第二九回:「靂一聲,四方響應,正我漢族如荼如火之國民,執國旗而跳上舞臺之日也。」
山崩地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岳倒塌,大地裂開。《漢書.卷九.元帝紀》:「山崩地裂,水泉湧出。天惟降災,震驚朕師。」後亦用以形容浩大的聲勢。《平妖傳》第四○回:「忽聽得青天上一連數聲靂,一如山崩地裂。」也作「山崩地陷」、「山崩地坼」。
精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優秀傑出的人才。[例]靂小組的成員個個都是警界的精英,打擊犯罪不餘遺力。
論定棺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蓋棺論定」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杜甫〈君不見簡蘇徯〉詩(據《全唐詩.卷二二二.杜甫》引)君不見道邊廢棄池,君不見前者摧折桐。百年死樹中琴瑟,一斛舊水藏蛟龍。丈夫蓋棺事始定,君今幸未成老翁,何恨顦顇1>在山中。深山窮谷不可處,靂魍魎兼狂風。 〔注解〕 (1) 顦顇:音ㄑ|ㄠˊ ㄘㄨㄟˋ,即「憔悴」。憂愁、困苦。
追風逐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速度非常快。宋.朱熹〈跋米元章帖〉:「米老書如天馬脫銜,追風逐電,雖不可範以馳驅之節要,自不妨痛快。」《精忠岳傳》第七七回:「坐下烏騅馬,追風逐電;手提合扇刀,靂飛騰。」也作「逐電追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