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40.59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濫竽充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2.1 相似詞2.2 相反詞3 例句 出處《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一曰,韓昭侯曰:「吹竽者眾,吾無以知其善者。」田嚴對曰:「一一而聽之。」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中充數;或比喻以不好的東西冒充場面;有時也用於自謙之辭。 故事南郭先生是齊國人,宣王非常喜歡聽一種古代的簧樂器竽吹奏出來的聲音,而且他喜歡聽合奏。他打算組織三百人的樂團,南郭先生是位讀書人,學問淵博但是家境清貧。聽說宣王要用豐富的口糧供養一大批吹竽的人,南郭處士就去加入,從此南郭先生成為三百名吹竽手之一。每當...
汗牛充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處唐代,柳宗元《唐故給事中皇太子侍讀陸文通先生幕表》:「齊為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宋‧陸九淵《與林叔虎書》:「又有徒黨傳習,目不暇給,又其書汗牛充棟。」 解釋形容藏書很多。用牛車搬運可以累的牛大汗淋漓,把它們收藏在屋子中,則可以充滿房舍,高達房樑。汗牛:讓牛出汗。充:填充、充滿。 例句王老先生喜歡閱讀,他的書房說是汗牛充棟也不過分。
瑕不掩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出處2 二、語譯3 三、故事內容4 四、相似相反詞5 五、例句 一、出處 《禮記·聘義》:「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晉書˙卷六十九˙周顗傳》:「顗招時論,尤其酒德,禮經瑕不掩瑜,未足韜其美也。」《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卷四》:「惜哉仲淹,壽不永乎,非不廢是,瑕不掩瑜,雖未至于聖,其聖人之徒歟!」 二、語譯 瑕:玉上面的斑點,比喻缺點掩:遮蓋;瑜:美玉的光澤,比喻優點。比喻缺點掩蓋不了優點,缺點是次要的,優點是主要的。 三、故事內容 無 四、相似相反詞 1. 相似詞白玉微疵美中不足白璧微瑕2. 相反詞白玉無瑕白璧無瑕 五、例句 這部小說雖有不足的地方,但也不能完全否...
心猿意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漢‧魏伯陽《參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馬四馳。」唐‧許渾《題杜居士》詩:「機盡心猿伏,神閑意馬行。」敦煌變文˙維摩詰經講經文:「卓定深沉莫測量,心猿意馬罷顛狂。」 2.語譯 形容心意好似猴子跳躍、馬匹奔跑一樣控制不住。形容心裡想東想西,清靜不下來。形容心思飄浮不定。佛教以猿、馬性喜外馳來形容眾生的心不能安住。後用來形容心意不定、不能自持。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三心二意、心煩意亂、心蕩神馳 相反詞 全神貫注、專心致志、一心一意...
邯鄲學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2.1 相似詞3 例句 出處莊子˙秋水記載。用來比喻仿效他人,未能成就,反而失卻自己本來的面目。 故事有一段戰國時名家公孫龍和魏國公子魏牟的對話。公孫龍認為自己通達事理,博聞善辯。但當他聽到莊子的言論卻覺得困惑,無法理解,於是問魏牟是否是因自己的學識不足?魏牟則以為公孫龍像井底之蛙,見識淺薄,眼界狹小,所以無法通曉莊子言論玄妙之處。就算花工夫去學習,也只能學得皮毛。因此勸公孫龍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到了最後不但不能學得莊子的學問,反而喪失了自己原有的學問,就像戰國時燕國有位年輕人,因為羨慕趙國首都邯鄲人走路的姿態,所以前往學習。結果不但沒學成邯鄲人走路的美姿,連自己原來的步法都...
釜底抽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翦草除根。」 2.語譯 抽去鍋底下的柴,讓火無法繼續燃燒。比喻從根本解決問題。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斬草除根 相反詞 <<無>> 5.例句 裁汰冗員,精簡人事,這倒不失為釜底抽薪的好方法。
杯弓蛇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解釋2 2.出處3 3.故事4 4.例句 1.解釋1.將映在杯中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2.也可用來比喻虛幻,實際不存在的東西。 2.出處<晉書.卷四三.樂廣列傳>:嘗有親客,久闊不復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賜酒,方欲飲,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于時河南聽事壁上有角,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復置酒於前處,謂客曰:「酒中復有所見不?」答曰:「所見如初。」廣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痾頓愈。 3.故事晉朝時候,有一個叫樂廣的人,某天突然想起一位親戚很久沒有來往,便派人去問候他。不久,問候的人回來告訴樂廣說,前一次他到樂廣家來,樂廣賜一...
甘之如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甘之如飴目錄1 釋義2 古例3 譯文4 今例5 近義6 反義 釋義飴,糖。如糖一般的甜美。比喻樂於承擔艱苦的事情。 古例(一)詩經 大雅 綿:「堇荼如飴。」(二)東漢 鄭玄 箋:「其所生菜,雖有性苦者,甘如飴也。」 譯文(一)堇葵苦菜像蜜糖滋味(二)長出來的菜,雖原是苦的,但嘗起來卻像麥芽糖般甜美。 今例由於喜愛這份工作,所以即使每天都得加班,他仍是甘之如飴的。 近義心甘情願、死而無怨、安之若素 反義迫不得已、不由自主、怨天尤人、自艾自憐
焚膏繼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唐.韓愈〈進學解〉(據《全唐文.卷五五八.韓愈》引)。 2.語譯「焚膏繼晷」指燃燒燈燭讀書寫作一直到第二天日光出現。形容夜以繼日地勤讀不怠。後亦用「焚膏繼晷」形容不眠不休地工作或活動。 3.故事內容韓愈是唐代著名文人,通六經百家之學,崇尚儒術,攘斥佛、老,以提倡古文為職志,文章自成一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如同中國其他讀書人一般,韓愈也希望能受朝廷重用,一展抱負與長才。他在年少時便中進士第,但因個性不適官場,一輩子在仕途中浮沉不定,頗有失志之感,〈進學解〉這篇作品就是在這樣的心情下寫...
杞人憂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杞人憂天 目錄1 字形音義2 注音兩式3 典故4 相似相反詞 字形音義1. 杞 ㄑㄧˇ字義: 國名、植物名2.人 ㄖㄣˊ字義: 品格、性情。3.憂 一ㄡ字義: 擔心、焦慮、煩惱4.天 ㄊ一ㄢ字義: 日月星辰所羅列的空間,即天空。與「地」相對。 注音兩式注音一式 ㄑ|ˇ ㄖㄣˊ |ㄡ ㄊ|ㄢ注音二式 ch rn yu tin 典故 典源:《列子.天瑞》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3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邪?」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其...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