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18.7533 ms
共 11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枉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屈尊以相訪。稱人來訪的謙詞。唐.王昌齡〈灞上閒居〉詩:「軒冕無枉顧,清川照我門。」《聊齋志異.卷一.畫皮》:「敝廬不遠,即煩枉顧。」也作「下顧」、「枉駕」。
|
環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察周遭的動靜。《大宋宣和遺事.貞集》:「康王豁然環顧,果有疋馬立於傍。」
|
顧盼生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右環顧,目光炯炯動人。《文選.嵇康.贈秀才入軍詩五首之一》:「凌厲中原,顧盼生姿。」晉.干寶《搜神記》卷一八:「華見其總角風流,潔白如玉;舉動容止,顧盼生姿。雅重之。」也作「顧盼生輝」。
|
顧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顧、眷念。《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傳》:「上所以攣攣顧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
|
有所顧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顧慮忌諱之處。如:「我不敢放手去做,實在是有所顧忌。」
|
顧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諮商,詢問。《宋史.卷二八一.寇準傳》:「太宗取人,多臨軒顧問,年少者往往罷去。」
2.機關或團體中專備諮詢而無固定職務的高級人員。如:「他是我們公司專任的法律顧問。」
3.眷顧,考慮。《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傳.太史公曰》:「然張耳陳餘始居約時,相然信以死,豈顧問哉?」
|
顧復之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小雅.蓼莪》:「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比喻父母養育的恩德。元.石君寶《曲江池》第四折:「為父者未嘗失其顧復之恩。父雖不慈,為子者豈敢廢其晨昏之禮。」
|
顧亭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本傳1.1 顧炎武1.2 亭林先生1.3 《天下郡國利病書》2 清初三先生 本傳 顧炎武顧炎武,原名絳,字忠清,明亡後改名炎武,字寧人,號亭林,復以避仇自署蔣山傭,學者尊稱亭林先生,江蘇崑山人。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癸丑,卒於清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得年七十歲。三十三歲時(1645),清兵渡江南下,崑山城破,母王氏殉節,遺命炎武「無仕異代」。後炎武受到一家僕與仇家的迫害,輾轉...
|
一顧傾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傳》:「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形容女子容貌美豔。《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自己本生得一副月貌花容,一團靈心慧性。那怕丈夫千金買笑,自料斷不及我一顧傾城。」也作「一顧傾人」。
|
主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買主、顧客。《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文若虛是個伶俐的人,看見來勢,已自瞧科在眼裡,曉得是個好主顧了。」《文明小史》第一二回:「小典是將本求利,上門的那個不是主顧?」也作「顧主」。
2.賣物的主人,含有諷刺的意味。元.無名氏《黃花峪》第四折:「早是我認下些賣肉的主顧。」《醒世姻緣傳》第二回:「楊太醫平日原是個有名莽郎中,牙痛下四物湯、肚冷下三黃散的主顧。」
3.猶豫不定。漢.王充《論衡.逢遇》:「況節志高妙,不為利動,性定質成,不為主顧乎?」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