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春秋五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代擔任領導地位的五位諸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
已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過了不久、然後。《史記.卷一二.孝武本紀》:「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聊齋志異.卷一.勞山道士》:「已而歌曰:『仙仙乎,而還乎,而幽我於廣寒乎!』」
公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稱諸候的孩子。[例]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小白就是後來的齊桓公
黷武窮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近代出土之竹簡本引錄。 (2) 威王:齊威王(?∼西元前343),姓田,名因齊,戰國時齊國國君,齊桓公田午之子。曾起兵西擊趙、衛,敗魏於濁澤,齊國大治,諸侯不敢加兵於齊者二十餘年。自稱為王,在位三十六年,卒諡威。 (3) 田忌:生卒年不詳,戰國齊將。曾推薦孫臏於齊王。魏將龐涓攻趙都邯鄲,田忌領兵圍魏救趙,並用孫臏計大敗魏軍於桂陵。 (4) 幾:音ㄐ|,將近、差不多。 (5) 齊三枼:齊國三代。枼,疑為「世」。 2、「黷武」:《後漢書.卷七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劉虞》初,公孫瓚知術詐,固止虞遣兵,虞不從,瓚乃陰勸術執和,使奪其兵,自是與瓚仇怨益深。和尋得逃術還北,復為袁紹所留。瓚1>...
斲輪老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齊桓公有一位名叫扁的工匠,專製車輪。砍製車輪得心應手,製做精巧。雖心中自有絕竅技術,但無法用言語完全表達出,傳給兒子。故七十歲依舊斲輪。典出《莊子.天道》。比喻技藝精練純熟或經驗豐富的人。也作「斫輪老手」。
稱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倚恃權勢、武力壓倒他人,而居於領導地位。如:「稱霸一方」、「稱霸中原」。也作「稱伯」。
2.實力特強,比賽獲得優勝。如:「最近幾屆亞洲杯捧球錦標賽,都由中華隊稱霸。」
管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仲其人管仲,名夷吾。春秋齊國潁上人。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桓公尊為「仲父」,為法家之祖。諡敬。亦稱為「筦子」、「管仲」、「管子」。 綜合評析在左傳中記載了許多管仲與桓公的對答、他的想法等,從《春秋左傳注》、《左傳紀事本末》和其他如《史記.管晏列傳》及《論語》中可以擬出一個管仲的基本形象。(一)知恩圖報管仲受到鮑叔牙知人讓賢,推薦來輔佐齊桓公,知恩圖報,以自己才幹幫助
木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詩經.衛風》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木瓜,美齊桓公也。」一說此為尋常贈答之詩。首章二句為:「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無翼而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翼而飛」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翼而飛」原作「無翼而飛」。據《管子.戒》記載,春秋時,齊國國君齊桓公有年春天打算去東海邊出遊,再轉往南邊。消息傳出後,有人便說:「桓公這次出遊,有如古代賢王出巡。」桓公聽了十分不解,便請教大臣管仲這話是什麼意思。管仲說:「古代賢王春天出巡是為了體恤民情,視察農事是否順利,這關乎國家的民生大計,而不是為了遊玩。如果為了遊玩而勞民傷財,必定會引起民怨,導致滅亡。」桓公聽了一直點頭稱是。管仲又勸諫桓公說,他貴為君王,所說的話傳播速度很快,即使沒有翅膀也會一下子飛到千里之外,告誡他一定要謹言慎行。後來「不翼而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消息、言論等...
納善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的行為。典源又見《左傳.昭公十三年》。「從善如流」的故事在此處則是表述楚國的公子比不得民心,也不像齊桓公那樣重用人才,聽從正確的意見,因此無法得到王位。後來,「從善如流」被用來比喻樂於接受別人好的意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