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匣裡龍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名劍的神奇靈通。語本晉.王嘉《拾遺記》卷一:「帝顓頊……有曳影之劍,……未用之時,常於匣裡,如龍虎之吟。」後比喻人雖在野,而聲名遠播於外。
卻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再。《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我且落得拿了這條金帶,卻又理會。」
儒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服膺儒家學說的人。後泛指讀書人。《墨子.非儒下》:「今孔某之行如此,儒士則可以疑矣。」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龍虎也招了儒士,神仙也聘與秀才,何況咱是濁骨凡胎。」
是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事、事事。宋.柳永〈定風波.自春來〉詞:「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閻招亮道:『既是我妹子嫁你了,是事都由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被、覆。《文選.班固.答賓戲》:「浮英華湛道德,矕龍虎之文舊矣。」
人中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品格高逸,出類拔萃的人。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八.東坡一》:「時月出東方,林影在地,公展讀於風簷,喜見鬚眉,曰:『子瞻人中龍也。』」也作「人中龍虎」、「人中之龍」。
信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知道、明知。宋.柳永〈瑞鷓鴣.寶髻瑤簪〉詞:「須信道,緣情寄意,別有知音。」《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你好羞人,兀自有那面顏來討錢!你信道我和酒也沒,索性請你喫一頓拳踢去了。」
發跡變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貧賤變為富貴。《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這未發跡的好漢,卻姓甚名誰?怎地發跡變泰?」《醒世恆言.卷三一.鄭節使立功神臂弓》:「卻說未發跡變泰國家節度使鄭信到得井底,便走出籃中,仗劍在手。」
伏虎擒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擒伏龍虎。比喻本領高超。《西遊記》第二○回:「伏虎擒龍,踢天弄井,都曉得些兒。」
過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從一闋詞的上半片轉入下半片的地方。《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過處第五句道:『數聲嗚咽青霄去』,偷了朱淑貞作〈雁〉詩中第四句。」也作「過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