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肩摩踵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數眾多,前後相繼不絕。參見「摩肩接踵」條。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八.嘲回回》:「一日娶婦,其昏禮絕與中國殊。雖伯叔姊妹,有所不顧。街巷之人,肩摩踵接,咸來窺視。」
|
何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49)三國魏宛(今河南省南陽縣)人,字平叔。好老莊之言,與夏侯玄、王弼等競尚清談,士大夫效之,遂成一時風氣,後為司馬懿所殺。著有《論語集解》、《道德論》等。
|
不知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曉得、不清楚。如:「不知道路」。《紅樓夢》第六四回:「此時總不過為的是子嗣艱難起見,為的是二姨是見過的,親上作親,比別處不知道的人家說了來的好,所以二叔再三央我對父親說。」
|
莫泊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短篇小說月光兩個朋友女瘋子菲菲小姐瓦爾特•施納夫斯奇遇記一場決鬥羊脂球(脂肪球)隆多利姊妹項鏈我的叔叔於勒一個農場女傭的故事一家子西蒙的爸爸修軟椅的女人一個諾曼底人一個兒子 長篇小說 一生(1883年)漂亮朋友(1885年)溫泉(1886年)皮埃爾與若望(1888年)如死一般強(1889年)我們的心(1890年)
|
山雞舞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雞自以毛羽美麗,在水旁或鏡前看到自己的影子便舞蹈不止。典出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後用以比喻顧影自憐、自我陶醉。《鏡花緣》第二○回:「丹桂岩山雞舞鏡,碧梧嶺孔雀開屏。」
|
透古通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博古通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博古通今」原作「博古知今」。「博」、「通」都有見識廣大的意思,一個人如果對於古今之事都能通曉,學問自然十分淵博。《孔子家語.卷三.觀周》中記載著孔子曾對弟子南宮敬叔稱讚老子,說老子的學問淵博,通曉古今,又明白禮樂的源流演變,明白道德的道理,可以作為自己的老師,便要弟子駕車,前往拜訪老子,向他請教禮樂之事。後來「博古通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學問淵博,通曉古今。
|
Roald_Dahl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he Unexpected 成功地改編為同名的電視影集。短篇故事中有一部分經猜測是出自於他虛構的叔叔奧斯沃的日記,這些故事中的主角,一位富有的紳士。在達爾相較之下比較沒那麼成功的1960年代,他開始寫電影劇本。其中兩部由伊恩·弗萊明(Ian Fleming)改編為小說:詹姆士·龐德(James Bond)的You Only Live Twice和Chitty Chitty Bang Bang。他也改編自己的作品,如《威利旺卡與巧克力工廠》(Wi...
|
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辛勤、勞苦。《詩經.小雅.雨無正》:「正大夫離居,莫知我勩。」漢.毛亨.傳:「勩,勞也。」唐.載叔倫〈南野〉詩:「身勩竟亡疲,團團欣在目。」
|
元好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元好問(1190年-1257年),字裕之,號遺山,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世稱遺山先生。金、元之際著名文學家。 祖先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隨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大同市)南遷洛陽,是唐代詩人元結後代。五歲時跟隨叔父住掖縣(今屬山東),七歲能詩,被稱為神童。宣宗貞祐二年(1214年),蒙古軍陷秀容城,避兵鄰縣陽曲北山。興定五年(1221年)進士及第。曾任國史院編修、南陽令、尚書省左司員外郎等職。正大八年(1231年)蒙古軍包圍汴京,圍城期間任尚書省掾,五月在亂離中攜友人幼子白樸,北渡黃河。金朝滅亡後,被元政權長...
|
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公豬。《左傳.隱公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以詛射穎考叔者。」唐.孔穎達.正義:「豭,謂豕之牡者。」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