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脈名。位於亞洲中部,橫亙新疆中部,向西延伸入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和哈薩克等四國,大致作東西走向,由許多平行山脈組成,高峻而寬闊。最高峰托木爾峰高七千四百四十三公尺,第二高峰汗騰格里山高六千九百九十五公尺,皆位於中國和吉爾吉斯邊界。天山山脈的構造複雜,包括多個由斷層作用形成的谷地和盆地,如伊犁縱谷、哈密盆地、吐魯番窪地等。天山地勢高聳,多冰河。天山分新疆為南、北二路,北路稱為準噶爾盆地,或稱北疆,南路稱為塔里木盆地,或稱南疆;南北疆的自然景觀與人文特色差異頗大。
|
送氣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音學上指發塞音和塞擦音時,除阻後外出氣流強的輔音,稱為「送氣音」。如國語注音符號的ㄆ、ㄊ、ㄎ、ㄑ、ㄔ、ㄘ皆是。也稱為「吐氣音」。
|
木槁灰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槁木死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槁木,乾枯的木頭。死灰,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槁木死灰」本指道家忘卻形體,追求清虛寂靜的境界。據《莊子.齊物論》所載,戰國人顏成子游因為看見老師南郭子綦倚靠几案坐著,仰望天空緩緩吐氣,好像精神離開了形體一樣,於是問:「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意思是:形體可以像枯木般靜立不動,而精神也可以像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一樣嗎?南郭子綦回答說這是因為他已經忘掉自己的形體,進而達到對外物無動於衷,物我兩忘的境界的緣故。後來「槁木死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因遭受挫折變故而灰心絕望的樣子。如《紅樓夢》第四回:「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處於膏粱...
|
改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今天以後的某一天。《官話指南.卷二.官商吐屬》:「是,那麼改天見。」
|
上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演員或運動員出場。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有假面披髮、口吐狼牙煙火、如鬼神狀者上場。」《豆棚閑話.第八則》:「今日若要我上場,說那整段的書,萬萬不敢。」
|
扮鬼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部表情故意裝出詼諧可笑的模樣,如吊眼睛、吐舌頭等,以表示嘲諷或無奈。如:「才叫兒子寫作業,他衝著我扮鬼臉,便一溜煙地跑了。」
|
如繭自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作繭自縛」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蠶吐絲成繭,把自己給裹起來。這本是養蠶時常見的景象,有心人將它用來比喻人做了某事,反將自己困於其中。南朝梁誌公和尚〈十四科頌.善惡不二頌〉,頌中有:「聲聞執法坐禪,如蠶吐絲自縛」兩句。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佛的境界不必外求,它就在我們本來的身心中。一般人不了解,一直向外去追求,於是以為坐禪可以成佛,卻不知那就像吐絲為繭,反而牢牢地把自己給困住了。所以頌中接下去說:「法性本來圓明,病愈何須執藥。」法性就是佛性,我們的佛性本來就存在的,不必靠外在修練的,就像沒生病的人何必吃藥呢?在另外一篇〈事理不二頌〉中,誌公和尚也說:「一切無非佛事,何須攝念坐禪?」意思也...
|
唾手可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唾手,往手掌上吐唾沫。唾手可取比喻極容易得到。《新唐書.卷一○五.褚遂良傳》:「討其逆,夷其地,固不可失,但遣一二慎將,付銳兵十萬,翔旝雲輣,唾手可取。」也作「唾手可得」。
|
發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糊塗、神智不清。《紅樓夢》第三五回:「難道昨兒晚上你說的那話就應該的不成!當真是你發昏了。」《官話指南.卷二.官商吐屬》:「你們真是發昏了!你們打算訛我來,你們可是瞎了眼了。」
|
合浦還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合浦珠還」。見「合浦珠還」條。01.元.王舉之〈折桂令.簿書中暫駐行車曲〉:「賦溫潤荊山進玉,吐宮商合浦還珠。」02.明.謝覺《四喜記》第三六齣:「合浦還珠喜不勝,小星恰合古人情。」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