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歌頌功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牲別人的父子兄弟,卻做他們的君主,實在不忍心。」於是就帶領部屬離開豳地,到岐山下居住。豳地的人民也都老攜幼,全跟著古公來到岐下。鄰國聽說古公的仁義,也有許多人來歸附他。因此古公就變革戎狄的風俗,營造城郭,建築房舍,把民眾分成幾個邑落定居下來;又設立各種官職以辦理事務。人民譜歌作樂,以歌頌他的功德。後來「歌功頌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歌頌功績和恩德。
拈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手指拿東西。《儒林外史》第六回:「剩下幾片雲片糕,閣在後鵝口板上,半日也不來查點。那掌舵駕長害饞癆,左手著舵,右手拈來,一片片的送在嘴裡了。」《紅樓夢》第七○回:「豈是繡絨殘吐,捲起半簾香霧?纖手自拈來,空使鵑啼燕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用竹木削成的細條狀東西。元.趙孟頫〈老態〉詩:「衰每藉齊眉杖,食肉先尋剔齒櫼。」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三八.種植.木部》:「此桐三年乃生,首一年猶未盛,第二年則盛矣。生五六年亦衰,即以栗櫼剝之。」
於事無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無濟於事」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劉摯〈論分析助役〉(據《宋文鑑.卷五七》引)若夫馮京、王珪同列預政,皆依違自固,不顛危。雖心悟其非而無所捄正,己之進退又媕婀而不決,皆非所謂輔臣之體。臣四海之內,孤立獨進,陛下過聽,任以風憲。嘗切思之,近歲臺諫官1>疊以言事罷免2>,豈其言皆無補於事歟?豈皆願為訐激險直之語,以自為名而絜去歟?嘗以謂欲言政府之事者,其譬如治湍暴之水,可以循理而漸道之,不可以隄防激鬥而發其怒。不惟難攻亦為患滋大。 〔注解〕 (1) 臺諫官:專司諫諍之職的官吏。 (2) 罷免:罷黜、免官。
北轅適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行動和目的彼此背道而馳。如:「此人的理想與行動北轅適楚,真是匪夷所思。」唐.陸長源〈上宰相書〉:「蓋北轅適楚、圓鑿方枘,欲求,傾愈疾,其可得乎?」
蠡測管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管窺蠡測」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今世之處士,魁然無徒,廓然獨居,上觀許由,下察接輿,計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與義相,寡耦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於我哉?若夫燕1>之用樂毅2>,秦3>之任李斯4>,酈食其5>之下齊6>,說行如流,曲從如環,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內定,國家安,是遇其時也,子又何怪之邪?語曰「以筦闚天7>,以蠡測海8>,以莛撞鐘9>」,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注解〕 (1) 燕:周代姬姓諸侯國,故址在今河北、遼寧及韓國北部。為戰國七雄之一,後為秦所滅。 (2) 樂毅:戰國時燕國名將,昭王時拜為上將軍,率領燕、趙、楚、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按、捏。《文選.馬融.長笛賦》:「挼拏捘臧,遞相乘邅。」《聊齋志異.卷二.嬰寧》:「生之,陰捘其腕。」
舞弄文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不深入研究,思想陳腐不合時宜的儒生,是無法振興國家成就事業的。況且古時候的伊尹、姜子牙等人,都有匡天下的才能,也沒聽說他們一生中研究過什麼經文典籍,難道也要他們效法那些書生志得意滿於筆硯之間,評論是非長短,賣弄筆墨文辭?嚴畯聽得無言以對。這裡的「舞文弄墨」就是用來比喻賣弄筆墨文辭。
校園霸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融入互相尊重的生命教育議題─培養孩子同理心和正義感、和孩子討論衝突解決的方法,並進行角色扮演、製造助弱小的機會,並討論與經驗分享。No —不容忍霸凌─讓孩子知道「使用暴力(包括語言暴力)是錯的」,向老師報告霸凌事件並非「打小報告、背叛、愛告狀」的人。No —不要期待立竿見影。—一旦發生霸凌,盡快將霸凌兒童及受凌兒童分開,避免進一步傷害,然後分別進行輔導,要有長期處理的準備。No —不要把霸凌孩子抓來打罵一頓或逼他向受凌兒童道歉─這只會助長霸凌惡性循環。補充資訊連結:相關網站
串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江湖中行醫或算命的人用來招呼顧客的器具。多用銅或鐵製成,搖動時可以發出聲音。《金瓶梅》第一九回:「想著你當初不得地時,串鈴兒賣膏藥,也虧了這位魯大哥持你。」《老殘遊記》第一九回:「趕忙仍舊製了一個串鈴,買了一個舊藥箱,配好了許多藥材。」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