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起死回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具,針灸太子的三陽五會等穴道。不一會兒,太子就醒過來了。扁鵲再叫弟子用藥交替熱敷他的腋下,並將太子扶起坐著,調理身體的陰陽之氣。之後再連續服藥二十天,太子就完全康復了。經歷這件事情,所有人都說扁鵲能讓死人復生,但扁鵲卻說:「不是我能讓死人復生,是這人還有機會存活,而我能將他救回而已。」後來「起死回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醫術高明。亦用於比喻毫無希望的情勢扭轉過來。
|
稱功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牲別人的父子兄弟,卻做他們的君主,實在不忍心。」於是就帶領部屬離開豳地,到岐山下居住。豳地的人民也都扶老攜幼,全跟著古公來到岐下。鄰國聽說古公的仁義,也有許多人來歸附他。因此古公就變革戎狄的風俗,營造城郭,建築房舍,把民眾分成幾個邑落定居下來;又設立各種官職以辦理事務。人民譜歌作樂,以歌頌他的功德。後來「歌功頌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歌頌功績和恩德。
|
游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交遊、重義氣、能救困扶危的人。《漢書.卷八.宣帝紀》:「高材好學,然亦喜游俠,鬥雞走馬。」《三國演義》第三八回:「頗通書史,有氣力,好游俠;嘗招合亡命,縱橫於江湖之中。」
|
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箭桿。《廣韻.上聲.哿韻》:「笴,箭莖也。」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忠志》:「太宗虯鬚,嘗戲張弓挂矢,好用四羽大笴,長常箭一膚,射洞門闔。」
2.借指箭。宋.陸游〈萬里橋江上習射〉詩:「丈夫未死誰能料?一笴他年下百城。」
|
不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奮發、不振作。《三國演義》第一一回:「今天下擾亂,王綱不振,公乃漢室宗親,正宜力扶社稷。」
|
置之身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置之度外」之典源,提供參考。 #《東觀漢記.卷一.光武帝紀》六年,春二月,吳漢下朐城。天下悉定,惟獨公孫述1>、隗囂2>未平,帝曰:「取此兩子置度外3>。」乃休諸將,置酒賞賜之。 〔注解〕
(1) 公孫述:?∼西元36,字子陽,東漢扶風茂陵人。王莽末,公孫述據蜀稱王,後被東漢光武帝所滅。
(2) 隗囂:音ㄨㄟˇ ㄒ|ㄠ。?∼西元33,字季孟,東漢成紀人。王莽末,據隴西,稱西州上將軍,旋屬光武,後又叛附公孫述。光武西征,囂敗死。
(3) 度:考慮。〔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公孫述列傳.隗囂》
|
班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3~54)字叔皮,東漢扶風安陵(今陝西省咸陽縣東)人,才高好著述,繼司馬遷《史記》作西漢史六十五篇,未完而歿,後由子班固及女班昭繼續完成,即今漢書。
|
鹵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生長的溫度則大約落在攝氏二十二度至三十度之間,具有耐濕性、耐鹽性,亦可耐強光,傾向於向陽潮濕之處,扶石蕨尤其適合栽培於濱海地區。鹵蕨通常廣泛分布於世界的熱帶地區河川之出海口,通常生長在向陽且潮濕的山坡地或出海口泥灘地等地區,而在台灣則多生長於墾丁國家公園佳樂水、花蓮富里羅山泥火山一帶,然而當前則相當少見,已成為稀少植物。(註2) 莖鳳尾蕨科(Pteridaceae)鹵蕨屬(Acrostichum )的鹵蕨,具肉質的根狀莖,其狀粗大且直立。 葉鹵蕨的葉片一般為叢生,屬於一回生羽狀複葉,其葉質為厚革質,葉片長者可達一百五十...
|
力不逮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復相識。所與相隨時人士眾,皆已物故。超年最長,今且七十。衰老被病,頭髮無黑,兩手不仁,耳目不聰明,扶杖乃能行。雖欲竭盡其力,以報塞天恩,迫於歲暮,犬馬齒索。蠻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見代,恐開姦宄之源,生逆亂之心,而卿大夫1>咸懷一切,莫肯遠慮。如有卒暴2>,超之氣力,不能從心,便為上損國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力之用,誠可痛也,故超萬里歸誠,自陳苦急,延頸踰望,三年於今,未蒙省錄。 〔注解〕
(1) 卿大夫:卿和大夫。後泛指貴族。
(2) 卒暴:突然發生的暴動。卒,音ㄘㄨˋ,突然。 ※◎2《後漢書.卷八八.西域傳》二十一年冬,車師前王、鄯善、焉耆等十八國俱遣子入侍,獻其珍寶。...
|
昏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神智不清,眼睛昏花。元.岳伯川《鐵拐李》第二折:「這一會覺昏沉上來,你扶著我者。」《三國演義》第九九回:「吾自覺昏沉,不能理事。」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