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09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道不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財物遺失在路上,無人會據為己有。形容社會風氣良好,人民安居樂業。《韓非子.內儲說下》:「仲尼為政於魯,道不拾遺,景公患之。」《資治通鑑.卷二.周紀二.顯王十四年》:「吾臣有種首者,使備盜賊,則道不拾遺。」也作「路不拾遺」、「路無拾遺」。
退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退。《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紀.王芳紀》「以顏淵配」句下裴松之注引習鑿齒《漢晉春秋》:「當今宜捐淮、漢以南,退卻避之。」
敘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談論舊誼。《南書.卷三七.劉悛傳》:「世祖自尋陽還,遇悛於舟渚閒,歡宴敘舊,停十餘日乃下。」《三國演義》第四五回:「吾久別足下,特來敘舊,奈何疑我作說客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應和的聲音。《莊子.物論》:「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
綠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位於今大陸地區湖北當陽東北的一座山,因西漢末年,飢民聚居在此一帶對抗官府,後遂泛指聚集山林間反抗官府或搶劫財物的集團。[例]《水滸傳》這本書是敘述一百零八條綠林好漢因官逼民反,而聚梁山泊的故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恐懼、害怕。《莊子.物論》:「木處則惴慄恂懼,猿猴然乎哉?」
名實相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名副其實」之典源,提供參考。 #《後漢書.卷七○.鄭孔荀列傳.孔融》1>操故書激厲融曰:「蓋聞唐虞之朝,有克讓之臣,故麟鳳來而頌聲作也。……昔廉、藺小國之臣,猶能相下;寇、賈倉卒武夫,屈節崇好;光武不問伯升之怨;侯不疑射鉤之虜。夫立大操者,豈累細故哉!往聞二君有執法之平,以為小介,當收舊好;而怨毒漸積,志相危害,聞之憮然,中夜而起。昔國家東遷,文舉2>盛歎鴻豫3>名實相副,綜達經學,出於鄭玄4>,又明《司馬法》5>,鴻豫亦稱文舉奇逸博聞,誠怪今者與始相違。孤與文舉既非舊好,又於鴻豫亦無恩紀,然願人之相美,不樂人之相傷,是以區區思協歡好。又知二君群小所搆,孤為人臣,進不能風化海內,...
天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然的倫常關係,如父子、兄弟等。《穀梁傳.隱公元年》:「已廢天倫而忘君父。」《南書.卷二二.豫章文獻王傳》:「雖天倫有本,而因事增情,宜廣田邑,用申恩禮。」
咄咄怪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殷浩是晉代的大將軍,和另一位將軍桓溫名,兩人實力位階相當,時常明爭暗鬥。殷浩原被封為中軍大將軍,要帶兵平定關河的亂事。但在征討姚襄時失敗,桓溫抓到這個機會上書皇帝,盡訴殷浩的罪狀,使殷浩因此被貶為庶人,離開京城遷居到南方。殷浩被貶之後,仍然過著平靜的生活,毫無怨言,只是每天對空寫字。當地居民都很好奇,偷看他到底在寫什麼,但就只看他寫「咄咄怪事」四個字。可見殷浩雖嘴巴不說,心裡仍然是氣憤不平。「咄咄」是驚歎聲,表示難以置信之意。《太平御覽.卷五○.地部一五.可藍山》引《涼州記》:「定據平涼,登此山,有群狐遶之而鳴,射之,竟不得一,定乃歎曰:『咄咄!此亦怪事也。』」即是敘述赫連定登可藍山時,有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界限。《莊子.物論》:「請言其畛;有左,有右,有倫,有義……。」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