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395.84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老前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年紀較大、經驗較豐富、資格較老者的尊稱。[例]張先生是術界的老前輩,見解卓越,貢獻良多。
名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名的儒者或者。《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宣帝循武帝故事,招選名儒俊材置左右。」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他不是閑游的浪子,多敢是一個取應的名儒。」
耽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酷好讀書。元.吳師道〈目疾謝柳道傳張子長惠藥〉詩:「書信夙習,耽讀亦本性。」
領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受獎勵或獎品。如:「上臺領獎的同,臉上都露出喜悅的神情。」
理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物理和化。如:「理化館」、「理化教」。
居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名。(Pierre Curie,西元1859~1906)法國物理家。與其兄共同發現晶體的壓電現象。又發現鐵磁性在某溫度(今稱居里溫度)以上消失。後與夫人共同發現釙及鐳,二人與貝克勒合得西元一九○三年諾貝爾物理獎。也譯作「居禮」。
2.量詞。物理上計算放射性強度的單位。為英語curie的音譯。一定量放射性物質中每秒有三點七個原子發生衰變,稱為「一居里」。相當於一公克鐳的放射性強度。符號為Ci。
導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鋼鐵、塑膠或其他化製品作成的管子,用來傳輸物質。
摩頂至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摩頂放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戰國時期是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許多思想家都提出自己的說主張,以期能對治理國政有所幫助。而戰國時候,楊朱的貴己說和墨子的兼愛說恰巧形成強烈的對比,在《孟子》書中就很清楚扼要地指出了兩人思想的差別。孟子說:「楊子主張為我,一切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打算,即使是拔出一根毫毛那樣微小的東西而對天下有利,也不肯做。然而墨子的兼愛主張,卻是一種平等之愛,縱使是磨禿了頭頂,走破了腳後跟,只要是有利於天下的事,他便會奮不顧身地去做。」後來《孟子》原文中的「摩頂放踵」,就用來比喻捨己救世,不辭勞苦。
頗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約略、尚且。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二折:「(錢大尹)他若念出可可二字來,便是誤犯俺大官諱字,我扣廳責他四十,這廝倒聰明著哩!(張千云)也頗頗的。」元.石君寶《曲江池.楔子》:「老夫姓鄭名公弼,滎陽人也,自登進士,久著攻聲,官授洛陽府尹,所生一子,叫做鄭元和。今年二十一歲了,從幼兒教他讀書,頗頗有些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藉、枕。《新唐書.卷一五○.李揆傳》:「而迂陋生,葄枕圖史,且不能自措于詞。」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