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學無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到劉賀放縱無道,霍光只得建議皇太后廢了劉賀,另立武帝的曾孫劉詢為帝,即為漢宣帝。宣帝即位後,霍光的妻子基於私利,想把女兒嫁給宣帝為后,便設計毒死原立的皇后。後來東窗事發,霍光的妻子眼見事情即將敗露,只好將實情告訴丈夫。霍光聽了雖然大為震驚,但還是隱瞞下來。霍光死後,有人將此事密告皇帝,霍光的妻子便意圖謀反,被朝廷派兵圍捕,霍氏族人因此被誅殺殆盡。班固在《漢書》裡評論霍光,說他對漢室的功勞,雖然比古代的賢臣周公、伊尹還要大,但是「不學亡術」,未能精通書中的道理,用不適當的方法處理事情,所以隱瞞妻子的陰謀,並立了女兒為后,終於導致滅門的結局。「不學無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原用以指不知研習...
錦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織在錦上的字句。參見「璇璣圖」條。後泛指妻子寄給丈夫的書信。唐.駱賓王〈豔情代郭氏答盧照鄰〉詩:「錦字回文欲贈君,劍壁層峰自糾紛。」唐.李白〈秋浦寄內〉詩:「開魚得錦字,歸問我何如?」亦指優美的詩句。唐.盧照鄰〈樂府雜詩序〉:「霜臺有暇,文律動於京師,繡服無私,錦字飛於天下。」
徑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擅自取用。《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凡此之輩,殺之之道非一,重者或徑取其首領及妻子。」
移天徙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納言不恤王事,賞報稽緩,責不在府。讒言僭逆,當共誅討,虛承偽書,令公就第。漢魏以來,王侯就第寧有得保妻子者乎!議者可斬。」於是百官震悚,無不失色。 〔注解〕 (1) 趙庶人:司馬倫(?∼西元301),字子彝,西晉河內溫人,司馬懿之子。司馬炎稱帝,封琅邪郡王,後改封趙王。惠帝時遷征西將軍,鎮關中。氐羌反叛,徵還京師,尋拜車騎將軍、太子太傅。後納親信孫秀之言,待賈后殺太子,矯詔廢后,斬殺多位大臣,自命為相國,據兵權,驅惠帝,僭即帝位。齊王冏等起兵討之,兵敗,貶為庶人,後遭賜死。 (2) 孫秀:?∼西元301,字俊忠,西晉琅邪人。初為琅邪小史,累官於趙國,以諂媚自達。後受趙王倫寵信,與倫謀廢賈后...
挂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繫念。《三國演義》第一九回:「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於明公耳。吾身既被擒,請即就戮,並無挂念。」也作「掛念」。
當門對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為養子。明帝立,尊為皇太后。後明帝得知其生母甄后死因,怒而殺之。諡文德。 (2) 外親:指母親或妻子娘家的親屬。 (3) 敕:告誡、命令。 (4) 彊:音ㄑ|ㄤˇ。迫使、使用強力。同「強」。
荊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對人謙稱自己的妻子。《金瓶梅》第一七回:「不幸去年荊妻已故,家緣貧乏,實出寒微。」《初刻拍案驚奇》卷八:「不敢相瞞,舊歲荊妻妻弟,一同往崇明探親,途中有失,至今不知下落。」也稱為「荊婦」。
半路修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一般,從商對他來說,更加不適合,於是沒多久就虧損本錢了。他向丈人借了十五貫錢,準備東山再起,而且將妻子王氏留在娘家,待重新開張再將她接回。回家途中他喝了些酒,敲門許久,小妾陳二姐才來開門;一來因為有些酒意,二來怪她開門太慢,於是開玩笑地說,已將她賣給了人家,得了十五貫錢。陳二姐信以為真,心想應該先回家告訴父母,於是待劉貴睡著後,趁夜收拾包袱起程。途中遇到剛從城裡賣了絲綢要回家的青年崔寧,正好同路,於是二人結伴同行。不料,當夜劉貴家中遭竊,小偷不僅拿了那十五貫錢,情急之下,更殺了劉貴。天明之後,左鄰右舍發現,趕緊追回陳二姐和崔寧。官府查辦時,因為崔寧身上剛好有販賣絲綢所得的款項十五貫錢,誤認是...
孽由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退兵,後來被免為庶人,流放到梓潼。劉琰,操行不甚檢點,並且因為與魏延不和,而不見容於諸葛亮;有一次,妻子去見太后,在宮中停留了將近一個月,他因此懷疑妻子與劉禪有私,於是派人去抓妻子,還脫下鞋子抽打她的耳光,終於因此被棄市。魏延,常常批評諸葛亮膽子小,嘆恨自己的才能無用武之地;諸葛亮病重時囑咐在他死後撤軍,他卻不同意,認為不必因為一人死而荒廢了天下大事,仍然執意出兵,就被劉禪派人追殺了。楊儀,自認為功勛至大,足以代替諸葛亮輔政,諸葛亮以楊儀的胸襟氣度狹隘,早將丞相的職位給了蔣琬;他對此感到不平,大發牢騷,當時大家都認為他的操守有過失,不敢與他往來;他說的話因此被人向朝廷揭發,最後自殺而死。《三國...
另眼看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奇》卷八有一段故事說到蘇州有一個叫陳大郎的人,因為曾經請了一位滿臉鬍鬚的大漢吃了一頓飯,後來陳大郎的妻子和小舅子被盜匪劫走,首領竟然就是這位大漢。等到弄清楚陳氏的身分後,這位山大王馬上對他們「另眼相看」,不但不傷害他們,還給他們上賓似的招待。陳氏夫妻重逢後,才想起是當年一飯之恩結下的緣分。在《六十種曲》裡面也有一齣戲叫《霞箋記》,是明代無名氏所撰。戲裡說一位叫張麗容的小姐,淪落在煙花樓中,本來和公子李彥直訂親,卻因為被丞相伯顏強佔,後又遭丞相夫人妒忌,轉獻給太后,做為公主的侍女。公主對她「另眼看待」,要她作貼身丫環,幫忙梳妝,張氏卻每天愁眉深鎖。在公主詢問下,張氏才說出自己的身世遭遇。這裡的「...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