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電影明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較有名氣的電影演員的美稱。[例]電影明星常常成為青少年模仿及崇拜的偶像。
摘棉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孩子玩的遊戲。排成幾排作棉棵成壠的形狀,再由兩三個孩子在其間穿行,且模仿大人摘棉花的動作,一邊唱摘棉花的歌,一邊抓立著的孩子的耳朵和鼻子。
次亞麻仁油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係一種無色液狀之必需脂肪酸,主要來自植物。不溶於水而可溶於乙醇等有機溶劑。為營養補充品,並可製特種乳化劑等。也稱為「次亞麻油酸」。
擺門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講究排場,粉飾外表。如:「現代有些人買仿冒的古物擺門面,附庸風雅,實在沒必要。」
宜興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宜興縣所產的陶製茶壺。相傳始於明萬曆年間,製作精美,其中紫砂陶最名貴。《老殘遊記》第三回:「茶壺都是宜興壺的樣子,卻是本地仿照燒的。」
聾者之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聾者學人唱歌,卻聽不到歌聲,無以自樂。形容模仿別人的行為,實際上並不瞭解其中真義。《淮南子.原道》:「夫內不開於中,而強學問者,不入於耳而不著於心,此何以異於聾者之歌也,效人為之而無以自樂也,聲出於口則越而散矣。」
木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人刻書,在書的卷末、序文目錄之後或封面的後邊,印上墨色的圖記或牌記,稱為「木記」。後人刻書多仿效之。也稱為「書牌」。
譜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記錄一些格式或符號讓人模仿學習的書冊。
鴨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雁、鴨等水禽為圖案的印花票。在五乘三點五公分的方寸間,由畫家展現各種水禽神態、習性與棲息環境等主題的圖案。圖案與設計方式與一般郵票無異,但不能郵寄。西元一九三四年美國首先印行,規定水鳥獵人每年須貼一張在執照上,而賣票所得專供水禽的生態保育之用。後來,加、澳、英、蘇等國家也紛紛仿效發行。我國於民國八十二年發行第一套鴨票。
海豚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游泳姿勢。由蝶泳衍生,游時兩臂動作與蝶泳相似,兩腿同時上下打水,因形與海豚游水的姿態相仿而得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