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竹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竹林七賢中的阮籍、阮咸為叔姪,後敬稱人叔姪為「竹林」。《幼學瓊林.卷二.叔姪類》:「竹林,叔姪之稱。」
|
放浪無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商鞅:西元前390?∼前338,姓公孫,名鞅,戰國時衛國人。少好刑名法術之學,初為魏相公叔痤家臣,後入秦為相,說服秦孝公推行新法。秦國富強後,受封於商。用法嚴苛,樹敵眾多,孝公卒,被車裂而死。亦稱為「衛鞅」。
(4) 韓非:?∼西元前234,戰國時韓國諸公子之一。喜刑名法術之學,而歸本於黃老,口吃而不善辯說,與李斯同受業於荀卿。曾以書諫韓王而不見用,於是發憤著書五十餘篇,號為《韓非子》。文章峻嚴峭深,集法家之大成。後秦王攻韓,韓王遣非使秦,為李斯所譖,下獄而死。
(5) 詼諧:談話風趣、幽默。 2、「不羈」:《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是以聖王制世御俗,獨化於陶鈞之...
|
蝥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旗子的名稱。《左傳.隱公十一年》:「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唐.盧綸〈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之一:「鷲翎金僕姑,燕尾繡蝥弧。」
|
擲果潘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潘岳姿儀俊美,每出門時,洛陽婦女爭著把果子擲到他的車上,皆滿車而歸。參見「潘郎車滿」條。後用以形容貌美俊俏,受女性愛慕的男子。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看你個離魂倩女,怎發付擲果潘安?」元.陳克明〈粉蝶兒.畫閣蕭疏套.上小樓〉曲:「那裡也畫眉張敞?擲果潘安?傅粉平叔?」
|
混融貫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們認為應該擺脫這些繁瑣的知識,將一切的法則與行為視為心性的呈現。朱熹對此提出不同的看法,他在〈答姜叔權書〉一文中說到:認為一個學者必須先有紮實的學術基礎後,才能夠舉出一例就通曉其他各事,並且將所學到的知識加以融合、貫穿,最後獲得全面的領會。如果沒有打好學問的基礎,只一味地思考,就希望能舉一反三、聞一知十,通常都會流於空想而不切實際。後來原文中的「融會貫通」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將各種知識或事物加以融合、貫穿,進而獲得全面通徹的領會。
|
減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減少。《史記.卷二三.禮書》:「至于高祖,光有四海,叔孫通頗有所增益減損,大抵皆襲秦故。」
|
悲觀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以為世間有苦無樂,有惡無善,苦惡大於喜樂的主義。主張一切事物的本質是惡,死亡才能獲得解脫,否定了人生的價值。與樂觀主義相對而言。叔本華(Schopenhauer)是此一主義的典型代表人物。
|
親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皇帝的宗室被封為王的人。《隋書.卷二八.百官志下》:「皇伯叔昆弟、皇子是為親王。」
|
通今博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博古通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博古通今」原作「博古知今」。「博」、「通」都有見識廣大的意思,一個人如果對於古今之事都能通曉,學問自然十分淵博。《孔子家語.卷三.觀周》中記載著孔子曾對弟子南宮敬叔稱讚老子,說老子的學問淵博,通曉古今,又明白禮樂的源流演變,明白道德的道理,可以作為自己的老師,便要弟子駕車,前往拜訪老子,向他請教禮樂之事。後來「博古通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學問淵博,通曉古今。
|
鄭經建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族控制下的「陸路五商」無法獲得出口物資以供應「海路五商」,廈門失去了物資和情報來源。另外,鄭經和堂叔鄭泰發生衝突,引發內鬨,鄭泰遭到鄭經幽禁而自殺,引發鄭泰弟弟鄭鳴駿率部眾降清。1663年10月,清軍聯合荷蘭部隊圍攻金門、廈門,鄭軍節節敗退。1664年3月,鄭經放棄閩南沿海各島,全面撤兵退守台澎。這次退守台灣,可說是正式所代表的男名抗清勢力的總撤退,不僅政經所管轄的部隊、官員都撤入台灣,明朝的縉紳遺老,也都隨鄭經來台,此批入台總人數約僅7000人左右。鄭經入台當年,旋即將東都改為東寧,並將原來的天興縣、萬年縣升為「州」...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