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16 ms
共 9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公孫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戰國時齊人,生卒年不詳,孟子弟子。曾向孟子請問管仲、晏嬰的功業。
|
心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弟子為師長守喪,不著喪服而心存哀悼,稱為「心喪」。《禮記.檀弓上》:「事師無犯無隱,左右就養無方,服勤至死,心喪三年。」後用以泛指心中哀傷悼念如守喪一般。《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李尚書夫婦痛哭倍常,認作親生父母,心喪六年。」
|
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姓。如春秋時有孔子的弟子鄡單。
|
見義敢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見義勇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孔子是春秋的賢人,於魯國從政時,魯國大治。後因政治理念與國君不合,周遊列國十三年,卻未受到其他國君的重用。晚年返回魯國,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並且秉持「有教無類」的精神,開平民教育的先河,門下有弟子三千人。孔子十分強調「勇」的重要性,例如在《論語.憲問》中,孔子曾說︰「仁者,必有勇。」意思就是說,仁者重視正道而輕忽生命,見到合乎正道的事情,一定會勇於實行。又說「勇者不懼」,即是說勇敢的人無所恐懼。而在所引典源《論語.為政》中,孔子則說︰「見義不為,無勇也。」綜上所述,可知一個君子如果見到正道所當行之事,必然會勇敢地去做,要是因為害怕而不去做,那就不配...
|
及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及於仕進之門。《論語.先進》:「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後亦指受業於門下的弟子。《元史.卷一八九.儒學傳一.許謙傳》:「及門之士,著錄者千餘人,隨其材分,咸有所得。」
|
知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名。(西元960~1020)北宋高僧,俗姓金,字約言,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幼年出家為僧,精研律典和天台宗教義。淳化二年(西元991)受請住持四明祥符寺,廣弘天台宗教法,學徒雲集。至道元年(西元995)移居保恩院。大中祥符六年(西元1013)創設念佛施戒會,結合僧俗萬餘人同修念佛、發菩提心。從唐會昌毀佛以來,天台宗漸趨衰微,至知禮天台宗始蔚然中興。著有《十不二門指要鈔》二卷、《四明十義書》二卷等傳世,著名弟子有尚賢、本如、梵臻等。
|
典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典禮、儀式。《後漢書.卷七九.儒林傳上.劉昆傳》:「教授弟子恆五百餘人,每春秋饗射,常備列典儀。」
|
膽驚心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驚膽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驚膽戰」這個成語是用來形容十分驚慌害怕,典源出自〈維摩詰經講經文〉。其中有一段敘述維摩詰假稱身患疾病,藉著眾人來探視他時,得以教化眾生。釋迦世尊也派他的弟子前去探視,但是大家都因為維摩詰的辯才太了得,沒有人想要代表去探視。於是世尊要彌勒菩薩去探視維摩詰,彌勒菩薩回答世尊說:「世尊,我恐怕也不能勝任。因為我曾在兜率天宮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修習到得不退轉法時,維摩居士的對我的一段反論,現場的人聽了後,都同時證入無生法忍的境界。當時,我覺得十分慚愧,憂慮惶恐,對自己的不足感到驚慌害怕。我與他的境界實在是差太遠了,所以恐怕沒有辦法代表大家去探視維摩居士,...
|
救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脫離痛苦的環境。《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吳洪肉眼不識神仙,情願相隨出家,望真仙救度弟子則個。」《清平山堂話本.洛陽三怪記》:「只有一條路我交你走,若出得去時,對與我娘說聽,多做些功德,救度我。」
|
難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梵語Nanda的音譯:(1)釋迦牟尼佛的異母弟。從釋尊出家,但猶難忘其妻,常回妻處。後來以釋尊方便教化,斷離愛欲,證阿羅漢果。在佛弟子中被稱為「調和第一」。(2)唯識十大論師之一。以主張種子是由現行的薰習而產生之學說而聞名。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