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72.24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遺教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典籍。佛垂般涅槃教誡經的別稱。一卷,姚秦鳩摩羅什譯。內容記載釋尊入滅前對弟子最後說法的情形。該典籍在中國和日本頗為普及,並有許多不同的注本。也稱為「佛臨涅槃略誡經」、「佛遺教經」。
上色徒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傑出或得意的弟子。《清平山堂話本.五戒禪師私紅蓮記》:「禪師見五戒佛法曉得,留在寺中,坐了上色徒弟。」也作「上首徒弟」。
多得不如少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勿貪得無厭。《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四回:「『長老怎麼三日化的一文錢?』弟子道:『多得不如少得。』」
非七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教全真道創始者王重陽的七大弟子,包括馬鈺、劉處玄、譚處端、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元世祖至元六年皆封為真人。
小門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再傳弟子的自稱。《稱謂錄.卷八.師友.小門生》:「七脩類稿以弟子復傳於人為門生,是則今之小門生耶?」
僧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梵語Saṃghāvaśeṣa的音意合譯。佛教戒律中罪科名,是僅次於被擯除僧團的罪。犯者須於僧眾中懺悔,才能除罪。《四分律》卷三三:「復次,弟子若犯僧殘,和尚當如法料理。」
緊關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當重要關頭的時刻。元.秦𥳑夫《東堂老.楔子》:「你這一夥弟子孩兒們,緊關裡叫個使一使,都走得無一個。」
入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他人的財物據為己有。《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弟子們說過的話,毫釐不敢入己,盡數送與先生,見弟子們一點孝意。」
罪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罪惡的因由、開端。南朝梁.武帝〈斷酒肉文〉:「今佛弟子酣酒嗜肉,不畏罪因。此事與外道見同,而有不及。」
緝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縫製鞋子。清.汪中〈先母鄒孺人靈表〉:「母教女弟子數人,且緝屨以為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