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4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丹氏鸕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鸕鷀相當近似,在野外不容易辨認。成鳥全身羽毛大致為黑色,帶有灰紫或藍色的金屬光澤,但翼上覆羽和肩羽為黑綠色,帶有黑色羽緣。上喙灰黑色,尖端向下彎鉤,下喙灰白色,眼先為淡黃色或淡橘色,眼為碧綠色,眼下無毛為黃色皮膚,具有黃色裸露喉囊,嘴裂下的喉囊線形,向前斜伸至下喙基與裸皮交接處,喉部羽毛為白色,翅形圓而短,尾巴呈長楔形,由14根尖硬的尾羽構成,腳為黑色,趾間具有全蹼。在前繁殖羽,頭、頸及上胸具有大塊的白色纖羽,並掩蓋其下的黑色短羽,同時上腿部有大塊白色羽毛。亞成鳥的背面羽色為褐色,帶有黑色的金屬光澤,胸部及腹部為白色,與鸕鷀亞成鳥相比,其白色部分較白、較大,而且與黑色背面的界線更為明顯。
|
林氏樹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Isometopus lini Lin, 2004 林氏樹椿,為學者林政行(Cheng-Shing Lin)於2004年發表在台灣昆蟲研究報告之新種。本種屬於微小型盲椿,體長約2.5mm,寬度約1.3mm,蟲體一般為暗褐色橢圓形,身上覆有細長毛,半翅鞘為乳白色。頭部單眼到唇基處有黑色帶狀斑紋。本種外形與 Isometopus hasegawai 相似,而兩者之辨認處就在於本種半透明的翅和較小的體型。另外,本種與 Isometopus tianjinus 之差異則在於本種前胸背板側面有白色線斑紋和頭部額區沒有刻點。本種之命名由來:是為了紀念臺灣台中已故的收藏家、昆蟲學者暨臺灣農業試驗所應用動物學...
|
麥氏裸緣梅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衣體疏鬆貼生於基物,裂片寬6-12 mm,緣毛長1-5 mm;上表面具裂芽狀粉芽;髓層白色,下部常具黃色色素;下表面黑色,假根稠密或部稠密。子囊盤盤面不穿孔。
|
萊氏蕗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細葉蕗蕨很像,是細葉蕗蕨的矮種(drawf type),全株約5~50mm高。
|
哈氏狗脊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橫走莖,營養葉小,披針形,孢子葉頂羽片長且具瓣裂,網脈,孢子囊群長條型,沿葉軸、羽軸、小羽軸兩側生長。
|
岡本氏茀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莖長,單葉,葉身8~12 cm長,頂端尖,缺刻不明顯。
|
韓氏鼠尾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線形,寬約1.5 mm,僅葉鞘略被柔毛。
|
駝背法氏大眼水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性體長0.85 ~0.92 mm,雄性體長0.77mm~0.87mm,雌性頭前端側面觀 具1擬喙狀突起。前體部的後半部背面具1瘤狀突起,其後側角可達生殖節 的中部。生殖節呈長卵形。第2觸角第2基節內末緣具多數小刺。雄性生殖 節後半部的1/3緊縮而狹長。尾叉長度為寬度8倍。
|
盧氏後相手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稱肥胖後相手蟹、黑鼻仔,英名 Shore crab, Mottled crab, marble crab, Batic crab, Emerald land crab。頭胸甲略呈方形或窄倒梯形,寬約可達2.3公分,表面有很細小的顆粒,額寬超過頭胸甲寬的一半,前額分為略為圓凸的4葉,背面隆起,額緣平直,額區下傾且略圓凸,前額中央具有1條縱向的細凹溝,眼外齒尖銳且向前。螯腳左右等大(再生者較小),腕節及掌部粗壯肥胖,上表面有小顆粒,側面光滑,腕節的側面和掌部的上緣各有一稜脊,掌部的內側有一些小顆粒,兩指的咬合面有大小不一的齒,雌蟹可密合,雄蟹則無法密合。步腳具有短剛毛。體色多變化,全身呈白色、米...
|
葛氏六角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胸甲背部具有顆粒及剛毛;V形的凹陷不具任何突起;胸甲呈方形。頭胸甲及腹部具有黃褐色和紅褐色的斑點;步足及腹面呈白色,剛毛呈淺棕色。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