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4.20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完歸趙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座城池的交換。並說:「君王如確定沒有合適的人選,我願意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真的給城,璧就留給秦國;不給,我會將和氏璧完好的送回趙國。」於是趙王派他帶著和氏璧西行入秦國。到了秦國,藺相如發覺秦王並不是真正想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和氏璧,於是在秦王欣賞和氏璧時,假意的說璧上有瑕疵要指給秦王看。等和氏璧回到他的手上,立刻後退了幾步,倚柱而立,氣得頭髮豎立,頂起帽子,便以要擊碎和氏璧來威脅秦王。秦王沒有辦法,只好答應他齋戒五天的要求。藺相如就趁著五天的緩衝時間,暗中派人將和氏璧送回趙國。秦王發覺,已經來不及挽回,為了顯示自己的度量大,只好放藺相如回到趙國。「完璧歸趙」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物...
髮上衝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氏璧到秦國去,並說:「君王如確定沒有合適的人選,我願意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真的給城,璧就留給秦國;不給,我會將和氏璧完好的送回趙國。」於是趙王派他帶著和氏璧西行入秦國。到了秦國,藺相如發覺秦王並不是真正想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和氏璧,於是在秦王欣賞和氏璧時,假意的說璧上有瑕疵要指給秦王看。等和氏璧回到他的手上,立刻後退了幾步,倚柱而立,氣得頭髮豎立,頂起帽子,說秦王既無意把城池償還趙王,他只好把頭、璧都在柱上撞碎。事實上,在《莊子.盜跖》篇中就已提到盜跖一聽孔子來訪,氣得「髮上指冠」,這和「怒髮衝冠」的意思是一樣的。《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荊軻》中講到燕太子丹在易水之邊為荊軻送行,壯烈的場面讓...
翻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氣變臉。《紅樓夢》第五九回:「他一翻臉,嫂子你吃不了兜著走。」《文明小史》第一○回:「傅知府想待給他,恐怕上司責問,欲待不給,又怕教士翻臉。」也作「翻腔」。
不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給。《文選.盧諶.覽古詩》:「與之將見賣,不與恐致患。」《三國演義》第六回:「袞州太守劉岱,問東郡太守喬瑁借糧。瑁推辭不與,岱引軍突入瑁營,殺死喬瑁,盡降其眾。」
名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名目。《宋史.卷一七九.食貨志下一》:「自天寶以後,天下多事,戶口凋耗,租稅日削,法既變而用不給,故興利者進,而征斂名額繁矣。」
好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難堪、出醜。如:「今天你不給我面子,改日一定要你好看!」
教學特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教師所傳授之知識,而無自動思考之機會,其形式是講解、說明、灌輸、教訓。其特性是不顧及學生能否吸收,不給予學生討論與思考之機會,希望學生對教師之教導有所接受。2.啟發式教學法:革新的教學法,簡稱啟發法,注重啟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自己尋求答案。良好的問答法又稱為啟發式教學法,蘇格拉底稱此為產婆法,蓋以知識概念之獲得必須自動、必須思考,而非勉強注入,史家稱此法為反詰法。啟發法係提供學生一個問題情境,讓學生利用各種資料與資訊以謀求答案之獲得與問題之解決,注重學生之主動參予及問題之發現,注重觀念之澄清及歸納法之應用,注重配合學生...
統整主題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一個充滿互尊互重與關懷照顧的教室氣氛中,學生能有信心地進行各種思考及解決問題的活動。教師及同儕完全不給予壓力和威脅。2.有意義的內容人腦能自然地形成組型,並且能處理鉅量的資訊輸入。在有意義的教學脈絡中,解決真實的問題,是教學成功的關鍵。3.選擇對大部分的學生而言,容許作抉擇是獲致更大成功的保證。在課程的設計、作業的指定、學習環境的安排,以及資源的配置上,都應讓學生有選擇的機會。4.充足的時間學校必須提供充足的時間,俾便讓學生精熟各項資料。不應把學生從某一學科的教學,匆匆忙忙地,趕到另一學科的教學,要求學生囫圇吞棗地吸收...
利口捷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意義3 相似詞4 相反詞5 例句 出處史記˙卷一○二˙張釋之傳:「夫絳侯、東陽侯稱為長者,此兩人言事曾不能出口,豈此嗇夫諜諜利口捷給哉!」 意義辯才敏捷,能言善道。給:言辭敏捷。能說會道、言辭敏捷、善于應對。利口:伶俐的口齒。捷給:敏捷的應對。 相似詞伶牙俐齒、 巧舌如簧 相反詞笨嘴拙舌 例句他真是利口捷給,完全不給人反擊的機會。
留有餘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或處理事情,留下可以迴旋的空間。如:「說話時,別咄咄逼人,要給對方留有餘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