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6.89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赤色中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產黨的標誌多用赤色,且以各種鬥爭、清算為屠殺迫害的手段,故稱共產黨占據下的中國大陸為「赤色中國」。
中國現代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現代舞」這個名詞是由劉鳳學於1967年首先提出。1949年畢業於「長白師範學院」,主修舞蹈,曾追隨戴愛蓮學舞的劉鳳學,從大陸移居臺灣。她從現代舞的思想觀念開始著手思考,並尋找中國現代舞與中國歷史、社會及時代關聯。她認為要創作中國現代舞就必須要瞭解中國傳統的美學思想和舞蹈精神,所以從1957年起,她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開始實驗中國現代舞。她從三個方向來發展中國現代舞的理想: 把現代舞的教育觀念引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在研究中國傳統舞蹈的同時,亦用西方的辨證邏輯和拉邦的動作分析方法來檢視中國傳統舞蹈的形式、結構,以及中國舞蹈與中國社會、政治及哲學思想的關聯; 自己實驗創作與中國思想和經...
李小華《劉鳳學訪談》1998、楊孟瑜《飆舞》1998。
中國石油公司的圖書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石油公司為政府投資之國營事業,民國35年6月1日成立於上海,嗣於38年遷來臺灣,設址臺北市。主要業務為石油煉製及石油化學品基本原料之生產,石油探勘、鑽探、石油儲運、銷售、石油工業技術及產品之研究發展。為推動上述之業務分別由所屬機構高雄煉油總廠、桃園煉油廠、臺灣油礦探勘總處、海域及海外石油探勘處、臺灣營業總處、煉製研究所、探採研究所等單位負責執行。
  該公司各單位均設有圖書室,規模大小不一,其名稱亦不統一,而以煉製研究所資料圖書館、高雄煉油總廠技術圖書室、探採研究所技術圖書室為代表。
  煉製研究所資料圖書館設於嘉義市。其館藏以自然科學、化工、化學、燃料工業、石油工...
  [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是大陸地區第一部大型綜合性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的一個分卷。一九八五年十月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在北京和上海出版。董純才任該卷教育編輯委員會主任。全港按教育科學、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管理、中國教育、外國教育等教育分支學科編寫,各學科均列有本學科全部條目的分類目錄,以便讀者了解學科全貌。各學科在條目分類目錄之前一般都有一篇介紹本學科內容的概觀性文章。條目按條目標題的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全卷共收錄條目七百餘條,彩圖插頁二百餘幅。[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是中國大陸一部重要的教育百科參考工具書。
中國圖書分類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圖書分類法]係由前南京金陵大學圖書館館長劉國鈞先生編訂的圖書分類法改編而成。初成於民國18年(1929),25年增訂再版,38年以前,大陸圖書館採用此法者頗多。41年及51年,熊逸民曾加以修訂;53年,賴永祥據以大幅增訂,擴增類目,出版新訂初版,並另編索引一冊。62年,賴氏出版新訂2版;70年,再增訂6版(62年3版,65年4版,66年5版均係重印,並非修訂);78年,增訂7版問世。索引自新訂初版以後,未再有新版出現。此分類法在臺灣廣為各類型圖書館採行,加以國立中央圖書館的中文圖書及其出版的[中華民國出版圖書目錄]亦採用此分類法,影響更大。
  該分類法的基本架構,係仿照杜...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臧勵龢等編,民國20年(1931),上海商務印書館初版;49年臺灣商務印書館續編臺1版。
  初版本內容分為正文、補遺、附錄、索引4部分。
  正文部分,收錄我國古今地名凡40,000餘條,地方名與地形名兼收,按地名首字筆畫多寡編排。收錄的範圍,上自遠古,下至現代(民國17年以前),舉凡中國歷史上具有查檢需要,且比較重要和著名的州縣郡邑、村鎮墟集、名山勝水、險關要塞,古蹟寺觀、亭臺園榭等都採輯為詞條。詞條依有無釋文為標準,可分為正式詞條和參見詞條兩種。正式詞條是注有釋文的詞條,釋文一般是先注明當時所在的地理位置,然後廣泛徵引歷代古籍資料,說明該地...
  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是研究陶行知的政治、哲學、教育、科學、文藝和社會等思想及其實踐經驗的全國性群眾學術團體。一九八五年九月在北京成立。其主要任務是:組織和開展對陶行知思想的研究和學術討論;總結和推廣運用陶行知思想與實踐經驗的成果;收集、整理和編輯出版有關陶行知研究的著作、期刊和資料;聯合舉辦一些實驗學校和實驗性的事業;加強與國外研究陶行知流。至一九九○年,大陸地區有十九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成立地方陶行知研究會,並建有南京曉裝陶行知紀念館、安徽歙縣陶行知紀念館和上海陶行知紀念館。辦事機構設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摔角(跤),中國式摔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摔角運動幾乎是世界各國、各民族共有的民俗運動,只是摔角的方式和方法各有不同。中國式摔角主要是指在漢族和滿族民間流傳已久的摔角運動,其起源相傳始於黃帝時代約(西元前2697年),由「角觝」運動發展演變而來的。中國摔角的名稱,古今極不一致,每一朝代都有不同的名稱。民國五年(1916),濟南鎮守使馬良,曾經組織一技術大隊,其中設有「摔角」一科。民國七年,設於南京的中央國術館,將「摔角」列入主要課程,從此「摔角」運動被統一定名,並與西洋的「角力」和日本的「相撲」等徒手自衛運動畫分清楚。
  摔角運動以學習者的功力、年齡、學齡為依據,來畫分不同的等級,共分五階十等,「階」由五階升到一階,「...
中國史學論文引得](1902-196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史學論文引得],余秉權編,民國52年(1963)香港亞東學社初版;60年、64年臺北泰順書局和華世出版社先後影印出版。
  該書收錄清光緒28年(1902)[新民叢報]在日本創刊起,止於民國52年10月,共計60年。收錄期刊種數凡355種,論文題名都10,325篇。所收期刊,以香港各文教機構收藏者為主。
  書名所謂史學,並不限於狹義的史學,所涉及的學科範圍較廣,舉凡以國學為範圍,或以社會科學的眼光,來討論遠古至清末的中國社會,或敘述清末以來學者在學術上的貢獻,或記述某一時期學術動態的文章,均在收編之列。
  全書內容主要分為正文索引和輔助索引兩部分;另...
中國編目規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編目規則],是中國圖書館學會與國立中央圖書館為改進圖書管理作業,於民國69年(1980)組織圖書館自動化作業規畫委員會,其下設中國編目研訂小組,聘請藍乾章教授為小組召集人,並邀約各大學圖書館學系所教師參與編目規則之研訂,至72年8月完成,由國立中央圖書館印行。目前臺灣地區圖書館之編目工作,絕大多數均以此為依據。
  該規則之研訂,係參考[英美編目規則第二版]及[國際標準書目著錄],以期符合國際標準,故著錄之項目、次序、標點符號,以及著錄來源等,均力求與之相同。但中文圖書之出版,不僅歷史悠久,亦且頗具特點。為顧及實際需要,故研訂之時,復參考[國立中央圖書館中文圖書編目規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