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1.32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擂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木杵。磨米漿的用具。宋.周密《武林舊事.卷六.小經記》:「擂槌。俗諺云:『杭州人一日吃三十丈木頭。』以三十萬家為率,大約每十家日吃擂槌一分,合而計之,則三十丈矣。」
秀才作醫,如菜作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虀,鹹菜。全句比喻極為容易的意思。《負曝閑談》第二○回:「本是秀才,因為教書沒有人要,學了醫生。俗諺說得好:『秀才作醫,如菜作虀』,這是極其容易的。」
鄙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俗諺、俗語
巷語街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議」被用來指大街小巷中的談說議論,而且一般用於指稱民間的輿論,如:唐代范攄〈雲溪友議序〉文中提到一句俗諺:「街談巷議,倏有裨于王化。」就是說一般民間的輿論有助於君王的施政。
早難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豈不聞、怎不知。常放在所引成語、俗諺前,表示肯定。元.白樸《梧桐雨》第二折:「你道我因歌舞壞江山,你常好是占姦。早難道羽扇綸巾笑談間,破強虜三十萬。」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二折:「一個扯著衣服,一個更醉模糊,早難道滿身花影倩人扶。」
2.說什麼、哪裡是。常放在所引成語、俗諺前,表示否定或反詰。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一折:「指望他玉堂金馬做朝臣,原來這秀才每當正軍。我想著儒人顛倒不如人,早難道文章好立身。」元.馬致遠《黃粱夢》第二折:「早難道侯門深似海,兩步那為一驀。」
媽媽令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囉嗦、麻煩的規矩。這些規矩常是涉及迷信的俗說或俗諺。也稱為「媽媽論兒」。
活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隨處可用的套話。指俗諺常談。清.黃宗羲〈柳敬亭傳〉:「𡩋南不知書,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設意修詞,援古證今,極力為之,𡩋南皆不悅;而敬亭耳剽口熟,從委巷活套中來者,無不與𡩋南意合。」
媽媽論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囉嗦、麻煩的規矩。常為涉及迷信的俗說或俗諺。也稱為「媽媽令兒」。
莫難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豈不聞。置於所引成語俗諺之前,表示肯定。也作「早難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