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7.72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干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用旄牛尾繫在旗竿頂端的儀仗。《詩經.鄘風.干旄》:「孑孑干旄,在浚之城。」北周.庾信〈代人乞致仕表〉:「出擁干旄,入參衡鏡。」
庫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三國時魏之職官中的尚書有庫部郎,歷代因之,掌軍器、儀仗及乘輿等事。唐.杜佑《通典.卷二三.職官五.尚書下.兵部尚書》:「至隋乃有兵部尚書,統兵部、職方、駕部、庫部。」
仙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仙人的儀仗。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六四.金華玉女說丹經》:「龍軒鶴騎,仙仗森列,駐于空界。」
2.天子的儀仗。唐.岑參〈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詩:「金闕曉鐘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清.洪昇《長生殿》第二齣:「瑤階小立,春生天語,香縈仙仗,玉露冷沾裳。」
靜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舊日朝會的儀仗。以綢纏繞編成的軟鞭,鞭稍塗蠟,揮打時發出陣陣響聲,使人肅靜。《西遊記》第一○回:「靜鞭三下響,衣冠拜冕旒。」《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招亮走至廊下,聽得靜鞭聲急,遂去窗縫裡偷眼看。」也稱為「鳴鞭」、「淨鞭」。
充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朝會時,陳皇帝車駕儀仗於殿庭,稱為「充庭」。《宋書.卷一八.禮志五》:「舊有充庭之制,臨軒大會,陳乘輿車輦旌鼓於殿庭。」
相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測風向的器具。以木或銅製成烏鳥的形狀,插在竿上放在屋頂或船隻的桅杆上,有風時就會轉動。亦用作儀仗。唐.韓偓〈苑中〉詩:「上苑離宮處處迷,相風高與露盤齊。」也稱為「相風竿」、「相風烏」。
夜役軍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日官員出門時,在儀仗隊前喝道,坐堂時列於兩旁的差役。《儒林外史》第一回:「只帶八個紅黑帽夜役軍牢,翟買辦扶著轎子,一直下鄉來。」也稱為「堂役」、「紅黑帽子」。
文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文采的旌旗。為古天子的儀仗。後用以對人出行的敬稱,猶如今日稱「尊駕」。《喻世明言.卷三四.李公子救蛇獲稱心》:「倘蒙不棄,少屈文旆,至舍下與家尊略敘舊誼,可乎?」
槓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稱代人備置喜慶、殯葬儀仗等事宜的店鋪為「槓房」。如:「喪葬的規矩我們不懂,還是請槓房裡的人來安排吧!」
鳳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王的儀仗。漢.班固〈西都賦〉:「登龍舟,張鳳蓋,建華旗。」唐.韓偓〈辛酉歲冬十一月隨駕幸岐下作〉詩:「鳳蓋行時移紫氣,鸞旗駐處認皇州。」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