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93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撲撲簌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物體輕輕的,不斷的落下來。多用來形容流淚急而且多的樣子。《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出》:「落葉辭柯,近睹得撲撲簌簌。」《九宮正始.商調.過曲.山坡羊》:「傷嗟!撲撲簌簌淚似麻,冤家多敢將人定害殺。」
偎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緊靠、親近。宋.柳永〈鳳棲梧.蜀錦地衣絲步障〉詞:「旋暖熏鑪溫斗帳。玉樹瓊枝,迆邐相偎傍。」《董西廂》卷三:「一陌兒來,直恁地難偎傍。死冤家,無分同羅幌。」
針尖對麥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針頭和麥穗芒均極尖細。比喻雙方在言語、行動上針鋒相對,不相上下。如:「他們倆是有名的冤家,見面必定針尖對麥芒,誰也不讓誰。」
唧唧啾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語多不休的樣子。《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宦門子弟錯立身.第一三出》:「婆婆住休,又何用唧唧啾啾,料不是冤家不就頭。」也作「啾啾唧唧」。
披麻帶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麻,粗麻布衣。披麻帶孝指為親人服喪。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二折:「你也想著一家兒披麻帶孝為何由,故來這靈堂裡尋鬥毆。」也作「披麻帶索」。
前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出息。宋.石孝友〈惜奴嬌.我已多情〉詞:「宿世冤家,百忙裡、方知你。沒前程,阿誰似你。」
對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仇敵、仇人。[例]死對頭、對頭冤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頓足、跺腳。《董西廂》卷六:「君瑞攀鞍空自攧,道得個冤家寧耐些。」元.關漢卿〈侍香金童.春閨院宇套.么〉:「鳳幃冷落,鴛衾虛設。玉筍頻搓,繡鞋重攧。」
不自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生病。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我只索倚定門兒手托腮,好著我難猜:來也那不來?夫人行料應難離側。望得人眼欲穿,想得人心越窄,多管是冤家不自在。」《紅樓夢》第七四回:「正值晴雯身上不自在,睡中覺纔起來,正發悶。」
喜逐顏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笑逐顏開」之典源,提供參考。 《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婆子道:「這個不是冤家不聚會。好教官人得知,卻有一頭好親在這裡:一千貫錢房臥,帶一個從嫁,又好人材,卻有一床樂器都會,又寫得算得,又是〔口唐〕大官府第出身。只要嫁個讀書官人。教授卻是要也不?」教授聽得說罷,喜從天降1>,笑逐顏開,道:「若還真個有這人時,可知好哩!只是這個小娘子如今在那裡?」 〔注解〕 (1) 喜從天降: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心中歡喜。見「喜從天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