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文君司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君,卓文君。司馬,司馬相如。卓文君在喪夫後,遇見才子司馬相如,一見傾心,兩人於是私奔。見《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後以文君司馬指相愛的情人或夫妻。《群音類選.清腔類.卷二.石竹花.從他別後曲》:「常言道愛他反著他,怎學得文君司馬,俏冤家。」
片瓦根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家境清寒。元.鄭廷玉《冤家債主》第三折:「兒也,便使的我片瓦根椽一文無,但存留的孩兒在,就是我護身符。」也作「根椽片瓦」。
難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宋元戲曲中,常用做使氣、使性子的意思。元.關漢卿〈一半兒.雲鬟霧鬢〉曲:「罵你個消冤家,一半兒難當,一半兒耍。」
省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會晤、相見。元.湯式〈望遠行.雪花風飄飄冷透屏幃〉曲:「那一場省會。玉纖手忙將這俏冤家耳腮上鎚。」
這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邊、這裡。《宋元戲文輯佚.琵琶亭》:「料冤家那里,倚玉偎香,夜暖芙蓉帳。怎知我這廂,獨守蘭房。」也作「這壁」、「這壁廂」。
訛言謊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偽詐不誠實的話。即造謠說謊。元.鄭廷玉《冤家債主》第三折:「俺孩兒也不曾訛言謊語,又不曾方頭不律。」
肉跳心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心神不寧,疑懼不安。明.湯顯祖《紫釵記》第四六齣:「冤家,真個無差。好些時肉跳心驚,這場兜答。」《紅樓夢》第一一二回:「今日回來,那蒲團再坐不穩,只覺肉跳心驚。」也作「心驚肉戰」。
人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世俗人生。如:「人海浮沉」。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一折:「濁骨凡胎,遞生人海。」
斷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絕身死。《紅樓夢》第二九回:「幾時我閉了這眼,斷了這口氣,憑著這兩個冤家鬧上天去,我眼不見心不煩,也就罷了。」《文明小史》第一四回:「如果一定要到上海,好歹等我閉了眼、斷了氣,你們再去不遲。」
拋妻別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開家庭,與親人分別。如:「為了開創事業,不得不暫時拋妻別子,遠離家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