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55.9104 ms
共 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王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子的德化。《後漢書.卷四五.張酺傳》:「吾為三公,既不能宣揚王化,令吏人從制,豈可不務節約乎?」《三國演義》第八七回:「南蠻之地,離國甚遠,人多不習王化,收伏甚難。」
|
小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成年的孩子。《後漢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傳.序》:「歲,令大人輸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謂賨布。」
|
緣木希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之來朝。
(3) 蒞:音ㄌ|ˋ,光臨、來到。此處有君臨、統治之意。
(4) 四夷: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的總稱。
(5) 若:如此。
(6) 所為:指興兵結怨之事。為,音ㄨㄟˊ。
|
孳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滋生、蕃衍。《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傳下.環王傳》:「有西屠夷,蓋援還,留不去者才十戶,隋末孳衍至三百。」
|
槃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話傳說中的狗。《後漢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傳.序》:「時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槃瓠』。」
|
擣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乘虛攻擊。《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傳中.南詔傳下》:「南詔必襲邕管,不先防近而圖遠,恐擣虛絕糧道,且深入。」元.高文秀《澠池會》第三折:「武安君出奇兵快擣虛,齊田單火牛陣有如脫兔。」
|
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蠻夷所編的毛織品。《集韻.入聲.末韻》:「毲,蠻夷織毛罽也。」《後漢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傳.西南夷傳》:「知染采文繡,罽毲帛疊,蘭干細布,織成文章綾錦。」
|
珥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士庶女子戴於耳上的飾物。須穿耳孔懸掛。《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傳下.驃傳》:「冠金冠,左右珥璫,絛貫花鬘,珥雙簪,散以毳。」也稱為「明璫」、「耳璫」。
|
陣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重疊湧起如兵陣的雲。唐.胡曾〈草檄答南蠻有詠〉詩:「辭天出塞陣雲空,霧捲霞開萬里通。」
|
小醜跳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不了什麼作用的人興風作浪。《宋史.卷三三○.張景憲傳》:「元豐初年,知河陽。時方討西南蠻,景憲入辭。因言:『小醜跳梁,殆邊吏擾之耳。』」《清史稿.卷三一一.任舉傳》:「舉忠憤激發,甘死如飴,而朕以小醜跳梁,用良臣於危地,思之深惻。」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