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26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佛國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東晉法顯作。一卷。為法顯西行求法的經歷。介紹印度和斯里蘭卡等國情況,對後來西行求法的人,提供指引。是中國第一部遊記。由於其中保存許多關於西域諸國可貴史料,故極受各國歷史、考古學者重視,有英、法等文的譯本。或稱為《歷遊天竺記傳》。
菩提迦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印度比哈爾邦伽耶縣,相傳釋迦牟尼在此菩提樹下悟道。西元前三世紀阿育王於該處立大塔以資紀念。現存五十二公尺高的大塔,乃中古世紀改建者。十九世紀經英國考古學家發現後,重新成為佛教朝山的重點,今已有泰國、緬甸、斯里蘭卡、西藏、不丹、尼泊爾、中國、日本等地佛教徒蓋多所寺院於此。也稱為「菩提道場」、「佛陀伽耶」。
李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96~1979)字濟之,湖北鍾祥人。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曾講學於南開大學、清華大學,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以科學方法研究中國上古歷史,曾在大陸地區山西省西陰村與河南省安陽殷墟進行挖掘。創設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為考古學國際權威。著有《安陽發掘報告》第一至四期、《安陽發掘與中國古史問題》。
古文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文經學家。參見「今古學派」條。
南北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至隋唐時期經學的分派。有南北二派:南學以王肅、王弼、杜預等人之學說為宗,主張推引古學;北學以鄭玄、服虔等人為主,主張兼採古今。唐代學者孔穎達編撰五經正義,兼採南北二學,南北學遂合而為一。
今文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文經學家。為漢代經學的一派。相對於古文家而言。參見「今古學派」條。
北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北朝時北派學術。南北朝學術研究分裂為南、北二派,北學以鄭玄、服虔為主,兼采古今文,和推引古學的南學不同。參見「南北學」條。
西域考古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匈牙利人斯坦因(Sir Aurel Stein)著,向達譯,二十一章。附錄四種,插圖一百四十七。本書為對中國、土耳其斯坦與亞洲腹地毗鄰各國所作的考古學與地理學的探險報告。
比較美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考古學家與藝術史家發展出來的一門比較各種藝術品,並試圖由其間找出共有特性的學問。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