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發展a-b-c1-1-1知道並描述對於出生、成長、老化及死亡的概念與感覺。1-1-2觀察並比較不同人生階段的異同。1-1-3認識身體發展的順序與個別差異。1-1-4養成良好的健康態度和習慣,並能表現於生活中。1-1-5討論對於身體的感覺與態度,學習尊重身體的自主權與隱私權。1-2-1辨識影響個人成長與行為的因素。1-2-2應用肢體發展之能力,從事適當的身體活動。1-2-3體認健康行為的重要性,並運用做決定的技巧來促進健康。1-2-4探討各年齡層的生理變化,並有能力處理個體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轉變。1-2-5檢視兩性固有的...
坐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乘車、搭車。《紅樓夢》第四六回:「如今且說鳳姐因見邢夫人叫他,不知何事,忙另穿戴了一番,坐車過來。」《老殘遊記》第一九回:「走到黃河邊上,老殘同人瑞均不敢坐車,下車來預備步行過河。」
才盡江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現「江郎才盡」的書證如清.梁章鉅《浪跡叢談.卷一.劉芙初編修》:「芙初本驚才絕豔,而近作大不如前,同人比之江郎才盡。」
數位相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影像儲存在卡匣式錄音帶中,這個原型相機拍攝出歷史上第一張的數位靜態相片。 功能 白平衡由於數位相機不同人的眼睛,人的眼睛會針對周圍的色溫亮度自動平衡,因此不管周遭的色溫為何都能自動修正,呈現正確的白色,讀者可以戴上有顏色的墨鏡試試看,一開始看白色的東西會變色,但過個幾分鐘,再看看白色,就能顯現正確的白色,這就是人眼能自動白平衡,但數位相機就不同了,人眼構造的複雜不是數位相機能辦的到的,因此在不同的光線下,正常的白色就不是白色,因此數位相機的設計者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設計出不同白平衡,所有的數位相機都有自動白平衡的功能,好一點...
不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自誇。《文選.張華.鷦鷯賦》:「靜守約而不矜,動因循而簡易。」《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皇太子不矜天姿,俯同人範,師友之義,穆若金蘭。」
資訊安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訊機密維護及稽核使用管理事項,由政風室會同相關單位辦理。(四)、 人員進用之安全評估,由用人單位會同人事室辦理。(五)、 資訊資產安全及管理、緊急應變處理程序演練及測試,由秘書室會同資訊小組辦理。(六)、 資訊安全稽核作業,由資訊小組會同政風室定期辦理,並視實際狀況得不定期進行資訊安全稽核。(七)、 資訊安全管理事項由副首長或高層主管人員負責協調及推動,得視實際需要,成立跨部門之資訊安全推動小組,統籌資訊安全政策、計畫、資源調度等事項之協調、研議。 資訊安全的重要性隨著電腦運用的普及與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已帶給人類急速...
山河襟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山河形勢險要,如同人衣服上的襟帶。唐.白居易〈敘德書情四十韻上宣歙翟中丞〉詩:「山河地襟帶,軍鎮國藩維。」
分散式建構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散式建構論(distributed construction)分散式建構論由Resnick於一九九六年提出,除了以往建構式主義所強調「知識即共識」之外,更指出在這多元的社會哩,知識的元素其實是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與不同人身上,因此透過社群的互動及人群的合作,能更廣泛有效的獲取知識,此一論點乃是把認知與智慧視為是「個人」與「環境」互動的產物,而「環境」不只限於他人,也包含他人完成的作品,因為作品內的知識也能激發個人的學習。分散式建構主義的實踐可分為三個層次:討論建構、分享建構以及合作建構。以下說明把建構學習的理念引入網路環境...
中流底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操驂尾,右挈5>黿頭,鶴躍而出。津人皆曰:『河伯也。』視之則大黿之首也。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無與同人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劍而起。公孫接、田開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讓,是貪也。然而不死,無勇也。」皆反其桃,挈領而死。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獨生之,不仁;恥人以言,而夸其聲,不義;恨乎所行,不死,無勇。雖然,二子同桃而節,冶專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領而死。使者復曰:「已死矣。」公殮之以服,葬之以士禮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注》。 (2) 濟:過河、渡河。 (3) 黿:音ㄩㄢˊ,動物名。似鱉而大,背甲近圓形,散生小疣,暗綠色,腹面白色,前...
跫然足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空谷足音」。見「空谷足音」條。01.《聊齋志異.卷四.胡四相公》:「忽聞虛室中有人言曰:『勞君枉駕,可謂跫然足音矣。請坐賜教。』即見兩座自移相向。」02.清.陳確〈與吳仲木書〉:「頃奉近思家叔一椷,深相規切,砭人膏肓,得此於同人中,何翅跫然足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