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21.15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倒海排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郡盡降,而盱眙小城,攻而弗克。班師之日,兵不戍一郡,土不闢一廛。夫豈無人,以大鎮未平,不可守小故也。水先塞其源,伐木必拔其本。源不塞,本不拔,雖翦枝竭流,終不可絕矣。
二郎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民間傳說中的神:(1)秦代蜀郡太守李冰第二子,助父斬蛟鎖龍,築平患,蜀人奉為灌口二郎神,祠祀不絕。也稱為「灌口二郎」。(2)隋代嘉州太守趙昱斬蛟定患,後又顯靈平定水災,民感其德,立廟灌口,奉為二郎神。也稱為「灌口二郎」。(3)《西遊記》與《封神演義》中記玉皇大帝外甥楊戩,神通廣大,曾誅六怪、劈桃山,號為「灌口二郎」。(4)晉鄧遐為襄陽太守,斬沔水蛟除患,鄉人立廟祠祀,因嘗為二郎將,故尊為二郎神。
涇渭自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姻。 (5) 不我屑以:不願與我共同生活。以,與、共。 (6) 毋逝我梁:不要拆掉我用以捕魚的土。 (7) 笱:音ㄍㄡˇ,竹製的捕魚器具。 (8) 我躬不閱:我尚且不能自容。躬,自身。閱,容納。 (9) 遑恤我後:沒有餘力再去憂慮我後代的子孫。遑,何、怎能。
芻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和豆。指飼養牲畜的草料。《魏書.卷四七.盧玄傳》:「卿若殺身成名,貽之竹素,何如甘彼芻菽,以辱君父乎?」宋.陳造〈車牛〉詩:「君看廟前牲,被繡飽芻菽。」
迴山倒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郡盡降,而盱眙小城,攻而弗克。班師之日,兵不戍一郡,土不闢一廛。夫豈無人,以大鎮未平,不可守小故也。水先塞其源,伐木必拔其本。源不塞,本不拔,雖翦枝竭流,終不可絕矣。
迴山轉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郡盡降,而盱眙小城,攻而弗克。班師之日,兵不戍一郡,土不闢一廛。夫豈無人,以大鎮未平,不可守小故也。水先塞其源,伐木必拔其本。源不塞,本不拔,雖翦枝竭流,終不可絕矣。
伏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游泳。《續資治通鑑.卷二一三.元紀三一.元順帝至正十六年》:「戰於冬瓜,大破之,斬首萬千級,俘者數千,張士信以伏水遁遇。」
水來土掩,兵到將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自有辦法應付。《水滸傳》第二○回:「不須兄長掛心,吳某自有措置。自古道:『水來土掩,兵到將迎。』此乃兵家常事。」也作「軍來將敵,水來土」。
范公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天聖中張綸為泰州知縣,從范仲淹議,將已久坍廢的捍海,重新改築修建。修成,濱海鹼土皆成良田。後人感范仲淹倡議之功,故稱為「范公堤」。
漁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築阻水捕魚的設施。唐.孟浩然〈夜歸鹿門歌〉:「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