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83.2341 ms
共 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納士招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招攬吸收有品德、學識的賢人士子。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二折:「可不道吏部文章二百年,甚些的納士招賢。」《孤本元明雜劇.薛苞認母.第四折》:「賢士有如此博學廣文,高才大德,見如今聖人納士招賢,何不進取功名。」也作「招賢納士」。
|
道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僧、道或士子所穿的衣服。參見「直裰」條。《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早飯都吃過了,方纔起身,把道袍、鞋、襪慢慢的逐件搬將出來,無非要延捱時刻,誤其美事。」《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煩勞了列位,做兩件道袍穿穿,也見小肆中薄意。」
|
蒸蒸日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令禁止浙江士人參加各級科舉考試。這樣的情形持續兩年之後,李衛、王國棟、王蘭生等人上奏表示:浙江一帶的士子已經反省自己的過錯,風氣完全改變,正在不斷地進步發展之中,請皇帝下詔讓浙江士子恢復參加科舉。原文中「蒸蒸日上」這句成語,用來形容事物不斷地進步發展。
|
花嘴花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卒諡文,後世尊稱朱子或朱文公。其學以居敬窮理為主,集宋代理學之大成。
(2) 舉子:被薦舉應試的士子。
|
駢肩累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多擁擠。元.周密《齊東野語.卷一九.嘉定寶璽》:「能文之士,如朱中美、錢槱、謝耘等數十人,作為頌詩,以鋪張盛美。四方士子駢肩累足而至,學舍至無所容。」也作「駢肩累跡」、「駢肩累踵」。
|
射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科舉考試時,士子針對皇帝策問,提出一套治理政事的方略。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議對》:「又對策者,應詔而陳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獻說也。」宋.蘇軾《應召集.策略一》:「自漢以來,世之儒者忘己以徇人,務為射策決科之學,其言雖不叛於聖人,而皆泛濫於辭章,不適於用。」也稱為「對策」。
|
鞭擗向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四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南北朝時,以郡望或官位分為甲、乙、丙、丁四等貴族,稱為「四姓」。《南史.卷五六.列傳.張弘策》:「在郡述制旨禮記正言義,四姓衣冠士子聽者常數百人。」《新唐書.卷一九九.儒學列傳中.柳沖》:「尚書、領、護而上者為『甲姓』,九卿若方佰者為『乙姓』,散騎常侍、太中大夫者為『丙姓』,吏部正員郎為『丁姓』。凡得入者,謂之『四姓』。」
|
三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來教育士子的三機構。唐代以宏文、崇文、國子為三館;宋代以廣文、太學、律學為三館。
|
取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宋科舉制度,選送士子應試進士第,稱為「取解」。《宋史.卷一五五.選舉志一》:「初,禮部貢舉,設進士、九經、五經、……明經、明法等科,皆秋取解,冬集禮部,春考試。」宋.魏泰《東軒筆錄》卷十二:「歐陽文忠公年十七,隨州取解,以落官韻而不收。」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