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11 ms
共 10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只爭旦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充分的把握住每一分每一秒。明.徐復祚《投梭記》第九齣:「今朝寵命來首錫,掌樞衡只爭旦夕。」也作「只爭朝夕」。
|
終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宵、整夜。《文選.任昉.奏彈劉整》:「終夕不寐,而謬加大杖。」
|
夕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傍晚的太陽。唐.韓愈〈庭楸〉詩:「夕日在其西,我常坐東邊。」
|
夕陽簫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曲名。琵琶古曲,為琵琶文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全曲原分七段,李芳園擴充至十段,列有「夕陽簫鼓」、「花蕊散回風」……小標題,曲調優美流暢,曾改編成絲竹合奏曲〈春江花月夜〉。也稱為〈潯陽琵琶〉、〈潯陽曲〉、〈潯陽夜月〉。
|
今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晚、當晚。《文選.左思.蜀都賦》:「樂飲今夕,一醉累月。」《三國演義》第一六回:「久聞丞相威名,今夕幸得瞻拜。」
|
寅憂夕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晚憂慮,戒慎警惕。《南齊書.卷六.明帝本紀》:「仰繫鴻丕,顧臨兆民,永懷先構,若履春冰,寅憂夕惕,罔識攸濟。」
|
申旦達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夜晚到凌晨,凌晨到晚上。形容日夜不停。《梁書.卷三四.張緬傳》:「簡憲之為人也,不事王侯,負才任氣,見余則申旦達夕,不能已已。」
|
朝夕不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晚勤奮不懈。《左傳.昭公三年》:「寡人願事君,朝夕不倦。」《魏書.卷九四.閹官傳.王遇傳》:「雖年在耆老,朝夕不倦,跨鞍驅馳,與少壯者均其勞逸。」
|
賓夕凡尼亞大學東亞圖書館(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賓夕凡尼亞大學(以下簡稱賓州大學)圖書館從1926年開始就有中文書。當時美國紀念立國150週年,中國派來的代表團帶來一批書展覽,展後就將這批書送給賓州大學。1938年該校開始設立有關中國的課程,同時也就在大學圖書館成立東亞圖書館。到1994年東亞館已有中、日、韓文藏書130,000多冊,其中87,000多冊為中文,38,000多冊為日文,約5,000冊為韓文。此外還有期刊200多種、報紙10種、縮影膠卷2,000餘卷。西藏文的藏書與分館的東亞文獻書還不包括在上面的數字裡。
賓州大學東亞館的館藏在1948年以前注重傳統漢學的資料,包括經典、文學、哲學、宗教等方面。1948以後開... |
瑰麗七夕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alloplesiops altivelis (Steindachner, 1903)
本種魚體側扁,頭部和身體呈棕黑色,除胸鰭外全身遍佈淡藍色斑點。背鰭與臀鰭越向後者長度越長,胸鰭圓。鱗片大,頭部為圓鱗,體為櫛鱗。背鰭硬棘膜無深缺刻,最末三枝軟條有一似眼徑大小之大斑。胸鰭略帶黃色而鰭膜透明。尾鰭長度與體高較頭長為大。體長可達16公分。
琉球群島、西部太平洋至紅海。台灣於南部珊瑚礁海域。
屬礁區中小型魚類,喜單獨棲息於珊瑚區礁石和砂石交接處的洞穴中,深居簡出住在洞穴中,平常甚少游動大都呈半伏底之狀態,很不容易觀察到,雖生性膽小但卻是肉食性魚類,於洞口附近捕捉小蝦、小魚為食。若受驚嚇或危險便立刻頭朝洞內,將全身鰭條撐開只露出後半部魚體,其偽眼斑之形狀類似一尾黃斑裸胸鯙之頭部來威嚇敵人。但若真有大魚游近,則鑽入洞穴中躲避。
因貪食,偶爾會被釣客釣起。外表美麗地不禁讓人懷疑牠有毒,無人食用。為高價之水族觀賞魚。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七夕魚科(Family Plesiopidae)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