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14 ms
共 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夫成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才會回來,他害怕魏王會聽信這些謠言,就在臨行之前去找魏王,說道:「大王,如果今天有一個人告訴大王,大街上出現了一隻老虎,大王會相信嗎?」魏王回答:「不會相信。」龐葱又問:「如果有第二個人說大街上出現了老虎,大王會相信嗎?」魏王回答:「那我就會半信半疑了。」龐葱繼續問道︰「如果有第三個人也說大街上出現了老虎,那大王會相信嗎?」魏王回答:「那我就不得不相信了。」龐葱接著說:「大街上本來不會出現老虎,這是顯而易見的事,但是傳謠言的人一多,就讓人不由得不相信了。我這次去趙國之後,一定有許多人會趁我不在之時,在大王面前進讒言來非議我的不是,請大王千萬要明察事實,不要被謠言所蒙蔽啊!」魏王答應了龐葱。等...
|
柔性勸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臺北市政府所發起的一項措施。為降低青少年夜歸肇事的機率,每天深夜十二點以後,由警察機關派員在各大街頭及營業場所,規勸未滿十八歲的青少年儘早回家,勿在外面逗留,以免滋生事端。由於只是進行勸導解說,未加以刑責處罰,故稱為「柔性勸導」。
|
代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時代人書寫呈狀的人。《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便去尋代書寫下一張出首叛逆的呈子,帶在身邊,到大街上一路書店問去。」
|
巷語街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街談巷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街談巷議」即大街小巷裡人們的談說議論,此語較早見於漢代張衡的〈西京賦〉。「西京」指的是西漢首都長安(今西安),〈西京賦〉即以長安為題材,描寫京城氣勢萬千的地理環境、富麗堂皇的建築和社會中各色人物的生活,也揭露了王公貴族的奢侈和腐敗。提及辯士形象時,文中有段話:「若其五縣遊麗,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從這段文字,我們可以約略想見一群伶牙俐齒的辯士,就駐足在五陵街頭,高談闊論種種風流人物的興衰起落,並褒貶品評其善惡得失。後來「街談巷議」被用來指大街小巷中的談說議論,而且一般用於指稱民間的輿論,如:唐代范攄〈雲溪友議序〉文中提到一句俗諺:「街談巷...
|
鋪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店鋪、商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三.馬行街鋪席》:「馬行北去舊封丘門外祅廟斜街州北瓦子,新封丘門大街兩邊民戶鋪席外。」元.岳伯川《鐵拐李》第一折:「你問他開鋪席為經商?可也做甚手作。」
|
烈烈轟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氣勢壯盛,不同凡響。《西遊記》第一二回:「這去玄奘再拜謝恩,在那大街上,烈烈轟轟,搖搖擺擺。你看那長安城裡,行商坐賈、公子王孫、墨客文人、大男小女,無不爭看誇講。」《精忠岳傳》第三八回:「男兒要遂封侯志,烈烈轟轟做一場。」也作「轟轟烈烈」。
|
成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裁製衣服的工匠。《老殘遊記》第三回:「在大街上買了一疋繭綢,又買了一件大呢馬褂面子,拿回寓去叫個成衣做一身棉袍子馬褂。」
|
九龍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東大街路南,原為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王府前的照壁。建於明洪武年間。由須彌座、壁身、斗栱及琉璃瓦頂構成。壁身以琉璃磚拼砌而成,九條巨龍翻騰於洶湧的雲海之中。構圖栩栩如生、造型古樸,為現存九龍壁中最早的一座。
|
街頭巷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街小巷裡的傳言、議論。如:「街頭巷語未必就荒誕不經。」也作「街談巷議」。
|
行號巷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街小巷的人都在哭泣。形容人極度悲傷。《文選.劉琨.勸進表》:「苟在食土之毛,含氣之類,莫不叩心絕氣,行號巷哭。」也作「街號巷哭」。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