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能為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在是沒有能力啊!請陳國人幫忙將他們捕捉起來。陳國人果真將二人逮捕,衛國便派使者殺了州吁,而石碏則派家臣獳羊肩殺掉兒子石厚,以咨正法。當時人都稱石碏為「純臣」,大義滅親。「無能為」就是指沒有能力面對事情之意,後世多作「無能為力」,用來表示使不上力,沒有能力做好某事。也用「無能為技」,表示沒有能力使出技能;「無能為謀」,表示沒有能力貢獻計策。
亂作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522∼?),字子有。春秋時代魯國人。為孔子弟子。性謙退,有才藝,擅長政事。魯哀公三年時成為季氏的家臣,在孔門弟子中名列政事科。亦稱為「冉有」。 (2) 相:輔佐。 (3) 分崩離析: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見「分崩離析」。 (4) 干戈:比喻兵事、戰亂。 (5) 季孫:春秋時魯國大夫世家,與孟孫、叔孫並稱「三桓」,掌握魯國實權。 (6) 顓臾:魯國境內一附庸國,故城在今山東省蒙陰縣西北。顓,音ㄓㄨㄢ。 (7) 蕭牆:蕭,肅敬。牆,指屏風。古代君臣相見的禮節,到屏風之處而更加肅敬。故以蕭牆比喻內部或至近之地。
不能為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在是沒有能力啊!請陳國人幫忙將他們捕捉起來。陳國人果真將二人逮捕,衛國便派使者殺了州吁,而石碏則派家臣獳羊肩殺掉兒子石厚,以咨正法。當時人都稱石碏為「純臣」,大義滅親。「無能為」就是指沒有能力面對事情之意,後世多作「無能為力」,用來表示使不上力,沒有能力做好某事。也用「無能為技」,表示沒有能力使出技能;「無能為謀」,表示沒有能力貢獻計策。
無能為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在是沒有能力啊!請陳國人幫忙將他們捕捉起來。陳國人果真將二人逮捕,衛國便派使者殺了州吁,而石碏則派家臣獳羊肩殺掉兒子石厚,以咨正法。當時人都稱石碏為「純臣」,大義滅親。「無能為」就是指沒有能力面對事情之意,後世多作「無能為力」,用來表示使不上力,沒有能力做好某事。也用「無能為技」,表示沒有能力使出技能;「無能為謀」,表示沒有能力貢獻計策。
禍生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522∼?),字子有。春秋時代魯國人。為孔子弟子。性謙退,有才藝,擅長政事。魯哀公三年時成為季氏的家臣,在孔門弟子中名列政事科。亦稱為「冉有」。 (2) 相:輔佐。 (3) 分崩離析: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見「分崩離析」。 (4) 干戈:比喻兵事、戰亂。 (5) 季孫:春秋時魯國大夫世家,與孟孫、叔孫並稱「三桓」,掌握魯國實權。 (6) 顓臾:魯國境內一附庸國,故城在今山東省蒙陰縣西北。顓,音ㄓㄨㄢ。 (7) 蕭牆:蕭,肅敬。牆,指屏風。古代君臣相見的禮節,到屏風之處而更加肅敬。故以蕭牆比喻內部或至近之地。
釁發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522∼?),字子有。春秋時代魯國人。為孔子弟子。性謙退,有才藝,擅長政事。魯哀公三年時成為季氏的家臣,在孔門弟子中名列政事科。亦稱為「冉有」。 (2) 相:輔佐。 (3) 分崩離析: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見「分崩離析」。 (4) 干戈:比喻兵事、戰亂。 (5) 季孫:春秋時魯國大夫世家,與孟孫、叔孫並稱「三桓」,掌握魯國實權。 (6) 顓臾:魯國境內一附庸國,故城在今山東省蒙陰縣西北。顓,音ㄓㄨㄢ。 (7) 蕭牆:蕭,肅敬。牆,指屏風。古代君臣相見的禮節,到屏風之處而更加肅敬。故以蕭牆比喻內部或至近之地。
同休等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休戚與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國語.周語下》曾提到一段故事:孫周是晉襄公的曾孫,因為受到在位的晉厲公排擠,而避難到周王室,擔任單襄公的家臣。他當時雖然年紀輕,但卻為人忠厚,做事合於義理,即使遠走他鄉,對於晉國的一切仍然非常關心。聽到晉國有不好的消息,總是跟著感到悲傷;而聽到晉國有可喜的事情,心情也會跟著感到高興。單襄公看得出來孫周是個才德兼備的青年,前途光明無限,因此在病重的時候,叮嚀兒子單頃公說:「要好好善待晉國的公子,因為他雖然身處異鄉,但卻非常關心晉國的一切,不忘其本,自覺與晉國的榮辱安危互相關聯。現在的晉厲公是個昏君,將來孫周一定會回國去接任國君,繼承王位,所以你一定要...
禍興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522∼?),字子有。春秋時代魯國人。為孔子弟子。性謙退,有才藝,擅長政事。魯哀公三年時成為季氏的家臣,在孔門弟子中名列政事科。亦稱為「冉有」。 (2) 相:輔佐。 (3) 分崩離析: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見「分崩離析」。 (4) 干戈:比喻兵事、戰亂。 (5) 季孫:春秋時魯國大夫世家,與孟孫、叔孫並稱「三桓」,掌握魯國實權。 (6) 顓臾:魯國境內一附庸國,故城在今山東省蒙陰縣西北。顓,音ㄓㄨㄢ。 (7) 蕭牆:蕭,肅敬。牆,指屏風。古代君臣相見的禮節,到屏風之處而更加肅敬。故以蕭牆比喻內部或至近之地。
先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家臣稱大夫的祖先。《國語.晉語九》:「昔先主文子少釁於難,從姬氏於公宮,有孝德以出在公族。」
陽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貨,春秋魯人,生卒年不詳,為季氏家臣。事季平子,平子卒,虎遂專政,欲去三桓,後魯師伐之,虎出奔齊,復奔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