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80.38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分茅列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詞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似詞6 反詞 詞義古代天子分封諸侯,用白茅包裹泥土授與受封者。列土,分封土地。 出處漢蔡邕獨斷:「分茅列土。」 用法用以指功臣受封。 例句周武王克服殷後,昔日大臣有功者皆分茅列土。 似詞列土封疆 反詞無功不祿
瀝血披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海靈,咸燮理於臺閣。 〔注解〕 (1) 百辟庶尹:各處的官員。 (2) 四方岳牧:各地的疆吏、封疆大臣。 (3) 圖讖:河圖、符命等有關王者受命徵驗的書籍。流行於東漢,多為預言或隱語。其實是事後附會的說法。 (4) 披:揭開。 (5) 瀝:滴下、灑落。 (6) 箕潁:箕山與潁水。相傳是許由避居之處。後用以比喻隱居或隱者的居所。
閭巷草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鄉野、民間。《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傳》:「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閭巷草野之間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為常,而無一旦之憂乎?」
違天悖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違背天理倫常,指行為乖張暴戾。《明史.卷一六九.王直傳》:「今敵肆猖獗,違天悖理,陛下但宜固封疆,申號令,堅壁清野。」也作「違天逆理」。
盤石之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像巨石一樣穩固、安定。《晉書.卷五四.陸機傳》:「於是乎立其封疆之典,裁其親疏之宜,使萬國相維,以成盤石之固。」也作「磐石之安」、「盤石之安」。
岳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虞有四岳,分掌四方諸侯。周有方伯,為一州之表率。後因以稱疆吏、封疆大臣。明.何景明〈隴右行送徐少參〉詩:「熊軾朱幡今岳伯,豸冠白筆舊臺臣。」也稱為「岳牧」。
清水祖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教奉祀的神明之一。宋代末年河南開封人陳昭應,祖先世代為封疆臣,傳到昭應時正值大亂,於是遷居福建泉州的清水巖,改裝僧徒,遊勸反抗夷人。死後,明太祖封田立廟祭祀。民間傳說每當地方上有火災或禍事時,寺廟中木雕的清水祖師就顯靈,讓自己的鼻子掉下來,以警告百姓,故稱為「落鼻祖」。今閩臺各地廟祀隆盛。在臺北萬華的清水巖為主廟,每年農曆元月初六誕辰,有盛大的慶祝儀式。
疆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掌理地方事務的官吏。清代稱總督、巡撫為封疆大吏。簡稱為「疆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