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於梨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轉,深入探討女性的內心世界,包括對生命的感懷、對生活的體悟,以及描繪對婚變後婦女掙扎、找尋獨立的崎道路。曾獲一九八四—八五年及一九九一的富步雷獎。觀點我再一次閱讀《秋山又幾重》集中的九篇文章。一面以作者的身分探討每篇文章是否達到了故事的統一,人物的逼真,及對話的生動,另一面又以讀者的身分仔細的給每篇小說的可讀性打分。當然,在作者的眼裡,每篇都有欠缺,但在讀者的眼裡,這些欠缺倒沒有影響到它們的可讀性。著作作品有《夢回青河》(長篇小說,台北:皇冠,1963)、《又見棕櫚、又見棕櫚》、《美國的來信》、《傅家的兒女們》(長篇...
飛鴻印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雪泥鴻爪」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據《蘇東坡全集.前集.卷一》引)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1>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注解〕 (1) 飛鴻:飛雁。
歧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分歧,從旁而出。清.惲敬〈香山先生家傳〉:「自百氏橫議,先王之道崎榛莽,分裂歧出。」
巾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張設帷幔的車子。《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而經丘。」
飛鴻雪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雪泥鴻爪」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據《蘇東坡全集.前集.卷一》引)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1>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注解〕 (1) 飛鴻:飛雁。
泥雪鴻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雪泥鴻爪」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據《蘇東坡全集.前集.卷一》引)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1>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注解〕 (1) 飛鴻:飛雁。
回山倒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排山倒海」之典源,提供參考。 #袁山松《後漢書》(據《太平御覽.卷九二.皇王部.孝獻皇帝》引)1>獻帝崎危亂之間,飄薄萬里之衢,萍流蓬轉,嶮岨備經,自古帝王未之有也。觀其天性慈愛,弱而神惠,若輔之以德,真守文令主也。曹氏2>始於勤王3>,終至滔天,遂力制群雄,負鼎而趨4>。然因其利器,假5>而不反,迴山倒海,遂移天日。昔田常假湯、武而殺君,操因堯、舜而竊國,所乘不同,濟其盜賊之身,一也。善呼莊生之言:「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之門,仁義在焉?」信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魏書.卷五四.高閭列傳》。 (2) 曹氏:即曹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東漢沛國...
攀藤攬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道路崎難行,必須藉助攀爬的力量才能前進。《孤本元明雜劇.暗渡陳倉.第三折》:「勝如那三百重太華高峰,壓塞那五百處天台山岳,峨嵋嶺下,攀藤攬葛採樵人。」也作「攀藤附葛」。
雲貴高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雲南省東部及貴州全境的大高原。西接青康藏高原,為縱谷地形,高原表面崎,高度變化大,上多湖泊,山間多溶蝕盆地,為人口聚集精華區。因地處大陸地區西南邊緣,開發較晚。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