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留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心注意、謹慎小心。[例]這條山路崎難行,你開車時要多留神。
懸崖峭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峻的山崖,陡峭的石壁。形容山勢高直險峻。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一三下.許碏》:「茅山、天台、四明、仙都、委羽、武夷、霍桐、羅浮,無不遍歷。到處皆於懸崖峭壁人不及處題云:『許碏自峨嵋尋偃月子到此。』」《西遊記》第一五回:「走的是些懸崖峭壁崎路,迭嶺層巒險峻山。」也作「懸崖絕壁」。
平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低窪、險峻、陡立、險阻、崎、坎坷
海底擴張學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擴張的歷史和證據1. 中洋脊的中央斷裂谷是玄武岩湧出的地方,頂峰區和側翼區因有新的海洋地殼生成十分崎。2. 海洋地殼的年紀都很年輕,少於兩億年,且由中洋脊兩側比較老而呈現對稱分配,沉積物的厚度也由中洋脊向兩側逐漸變厚。3. 地熱流在中洋脊最大,在海溝最小。4. 中洋脊只有淺源地震分布,而在海溝、島弧下方有深源地震分布。 海洋板塊(註2)1. 又稱海洋地殼,指位於海底的玄武岩質地殼。台灣附近的海域有菲律賓板塊與太平洋板塊。花東縱谷就是位於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處。2. 按照岩石的特性,板塊可以分為海洋板塊及大陸板塊,有...
生不逢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樓鑰《攻媿集.卷七八.跋韓熙載投吳狀》:「熙載文華擅一時,南唐諡以文靖。此狀雖挾戰國縱橫之氣,不脫五季萎苶之體,然詞翰俱勝,惜乎生不逢辰,崎危亂中。」
中洋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一,通常在五百至一千公里之間,在東太平洋者可寬達四千公里。洋脊可高出附近平坦洋底約二千公尺;表面崎,中央部分每成深一千公尺左右之裂谷。但在東太平洋下之洋脊則比較平滑,其上且少裂谷。構成洋脊之岩石全為時代甚新之玄武岩;在兩側較遠處其上漸有沈積物,愈遠愈厚。洋脊兩側之玄武岩呈現一種有重大意義之現象:即由其記載之磁場時正時逆(分別與今日磁場相同相反),交替出現,在洋床上排列成與洋脊平行之磁帶,距洋脊愈遠者愈古。此種磁帶且在洋脊兩側左右對稱,可依次對照。由此可見地球磁場在過去數百萬年內時有由正轉逆,再由逆反正之突然變動。 中...
望遠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大影像的儀器。(註2)3. 伽利略利用自製望遠鏡(稱為伽利略望遠鏡),觀察到的天文現象,例如月球崎的表面、木星擁有4個衛星等等天文現象。(註1) 物鏡是望遠鏡或顯微鏡中最靠近待觀察物體的透鏡,物鏡聚集光線並產生一個放大的物體影像。(註2) 目鏡放大鏡就是一種最簡單的顯微鏡,事實上就是一個目鏡。目鏡利用物體的光線彎曲,使光線能比原來更大的張角到達眼睛,使影像比原本大許多。簡單來說,就是使用望遠鏡和顯微鏡時眼睛所看的那個透鏡。(註2)常見的望遠鏡可簡單分為兩類1.折射式望遠鏡:一封閉圓筒,一端視物鏡,另一端是目鏡。(註2...
腳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步行的路程。[例]這段山路崎難行,得花上一天的腳程才能攻頂。
塵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塵世。唐.沈亞之〈送文穎上人遊天台〉詩:「莫說人間事,崎塵土中。」
攀藤附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山路崎,必須藉助攀爬的力量才能前進。《三國演義》第七○回:「忽見男女數人,各背小包,於山僻路攀藤附葛而走。」《儒林外史》第一四回:「又有一座石橋,甚不好走,馬二先生攀藤附葛,走過橋去。」也作「扳藤附葛」、「攀藤攬葛」、「攀蘿附木」。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