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44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塵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細小的灰土。《三國演義》第三回:「車駕行不到數里,忽見旌旗蔽日,塵土遮天,一枝人馬到來。」《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池邊兩行垂柳,雜著桃杏,遮天蔽日,真無一些塵土。」也稱為「塵埃」。
2.塵世。唐.沈亞之〈送文穎上人遊天台〉詩:「莫說人間事,崎嶇塵土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飛揚的細小沙粒。如:「塵土」、「灰塵」、「塵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上的沙、泥混合物。如:「泥土」、「沙土」、「黏土」。
土地。如:「寸土寸金」。
疆域。如:「國土」、「領土」。
國、鄉。如:「故土」、「吾土吾民」。
本地的。如:「土產」、「土話」、「土風」、「土生土長」。
不合潮流的、閉塞不通的。如:「土裡土氣」、「土頭土腦」。
古老流傳的、民間沿用的。如:「土法煉鋼」。
滄海桑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葛洪,晉句容人,字稚川,自號抱朴子。好神仙導養之法,著《抱朴子》一書,述煉丹之法,建立長生理論。而成書時間較晚的《神仙傳》,收錄數十位道教神仙的傳記,書裡記載這麼一段故事:傳說中的仙女麻姑,在和仙人王方平談天敘舊時說道:「自從上次接待你之後,東海已經三次變成農田了,時間過得真快。剛才到蓬萊仙山去巡視時,看見周圍的海水,比我上次去時又淺了一半,難道又將再度乾涸變成陸地?」王方平於是感嘆地說:「一旦變成陸地後,行經東海,又要滿是飛揚的塵土了。」後來這個故事演變成「滄海桑田」這句成語,「桑田」就是種農作物的田,也就是陸地。「滄海桑田」原用來比喻環境變化很大,後亦可用來比喻世事無常,變化很快。
望塵莫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面奔者速度很快,後面追者望著所揚起的塵土而趕不上。可比喻程度、成就遠遠落後。語本《太平御覽.卷九○六》。[例]張大千先生在書畫上的成就輝煌,令人望塵莫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某些自然界或人的力量將東西掀起或帶走。[例]席捲、風捲殘雲、捲起塵土
風塵僕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首。〈與妻書〉一文裡提到「當涉遠路,趨走風塵。」寫的是:出差的路途遙遠,一路上必然勞頓地趨走在風沙塵土中。 「僕僕」則是出自宋朝高斯得〈經筵進講故事〉。文中指出近年來,士大夫汲汲於爵祿名位的追求 形成一種風氣,廉恥道德為之淪喪。也因為這樣,使得近來負監督糾彈諫諍之責的臺諫官員,「既往後來,僕僕道路」,也就是往返奔波,旅途勞頓。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風塵僕僕」,用來形容奔波忙碌,旅途勞累。
涇渭分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雷思霈〈瀟碧堂敘〉:「石公胸中無塵土,氣慷慨,大略以玩世涉世,以出世經世。姱節高標,超然物外而涇渭分明,當機沉定有香山眉山之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風揚塵土,從上而下。《詩經.邶風.終風》:「終風且霾,惠然肯來。」
笑容可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演義.第九五回》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望西城蜂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軍,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眾官聽得這個消息,盡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教將旌旗盡皆藏匿;諸將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卻說司馬懿1>前軍哨2>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進,急報與司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