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夏山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自己既有的基礎上,不斷的自我成長。我國最近幾年來開始有系統的推動開放教育,在政府單位方面有台北市的幼稚園與小學低年級教學銜接實驗、田園教學實驗、教學評量改進實驗、以及台北縣的現代教育實驗班。幼小銜接旨在促進小學教育的開放;田園教學在有效運用生活週遭環境的資源;教學評量改進實驗則以統整式的評量為改進目標;現代教育實驗班則兼顧全面性的開放措施。至於民間部份則以森林小學以及種籽(毛毛蟲親子實驗)學苑為代表。開放教育是現代教育思潮的一股主流,它代表著對傳統教育反省的一種過程。但這並不表示開放教育可以完全取代其他的教育理念及實際...
道德兩難問題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三時期六階段的道德發展理論,第一期為道德成規前期(preconventional level)約從幼稚園到小學低中年級,又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避罰犯服從導向(避免處罰服從規範),第二階段為相對功利導向(為行為後果得到獎勵而遵守規範);第二期為道德循規期(conventional level),約從小學高年級到青年期,又分為兩階段,就是第三階段的尋求認可導向(尋求社會認可做好男孩和好女孩兒遵守規範),與第四階段服從法律導向(服從團體規範、尊重法律,且具法治觀念);到第三期為道德成規後期(postconventiona...
高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稱謂。對父母的敬稱。唐.陳子昂〈宿空舲峽青樹村浦〉詩:「委別高堂愛,窺覦明主恩。」宋.歐陽修〈漁家傲.正月斗杓初轉勢〉詞:「正月斗杓初轉勢,金刀剪綵功夫異。稱慶高堂歡幼稚。」
反省性思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dness、responsibility、 whole-heartedness 參考資料谷瑞勉著。幼稚園班級經營(反省性教師的思考與行動),2006年11月,頁282-285,心理出版公司。
幼兒基礎體適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幼兒體適能幼兒教育向來備受重視,幼兒時期如同一張白紙,擁有無限的潛能,可塑性大、吸收力強。這個時期兒童在生理及心理上的發展非常重要,把握此時期對兒童的啟發及引導並給予多方面的學習,是不可輕忽的。在幼兒教育中,遊戲教學一直被廣泛應用,許多幼稚園的課程內容,也將遊戲教學列為重要領域之一,美國幼教學者威爾曼曾經這樣說過:「遊戲可以促進運動能力,並培養幼兒的體力,以備將來適應現代社會,使生活健康有力」,而遊戲中所重視的不外忽是身體活動、肢體發展及團隊精神的培養(王純貞,1997)。在蒙特梭利的教育理論中,身體活動是幼兒認知外界...
黃口孺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幼兒。比喻淺薄幼稚的人。《三國演義》第一七回:「黃口孺子,何敢乃爾!吾先伐之!」也稱為「黃口小兒。」
國語實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國36年至45年間共興建木造教室9間,磚造教室2間,廁所3間,飯廳、浴室各1間。民國37年設置幼稚園於植物園內,興建木造教室2間,廁所1間,民國39年增建幼稚園磚造教室1 棟,木造接待室2間,廁所1間。民國46年小學部木造大樓年久失修,風雨飄搖,隨時有倒坍之虞,經呈報教育廳請求撥款翻修,但當時財政困難,教育廳只能提供三分之一改建經費,即採三對等籌款辦法(教育廳負責三分之一,臺北市負責三分之ㄧ,本校籌募三分之ㄧ)以謀解決,改建工程直至民國52年...
五指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五指活動教學法影響我國幼兒教育最深也最久。2.目前幼教界多朝開放啟發、創造思考的策略努力,已很少幼稚園沿用此教學法,但亦仍有不少幼稚園脫離不了此種教學模式。 四、優缺點(一)優點1.教材內容能與單元主題連貫(縱的連貫),並把握各課程的特點。2.配合德、智、體、育、群、美五育平衡的設計原則,提供教師分析內容是否平衡的參考。(二)缺點1.以知識、教材為中心,較少注意啟發與創作的引導。2.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法,幼兒缺乏自動參與的機會。3.未能配合幼兒...
行為課程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課程教學法目錄1 一、源起2 二、理論3 三、重要原則4 四、行為課程計畫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一、源起1.張雪門先生於民國29年在北平香山慈祐院辦幼稚師範實驗研究時所提昌的教學法。2.民國35年7月張氏到台灣推廣此教學法。3.盛行於民國49年~56年間。 二、理論1.主張幼兒在幼稚園生活的實踐就是行為課程,強調以幼兒行為為中心,注重實際行為的實踐。2.教師應依據幼兒的生活經驗、興趣和能力擬定中心單元活動,配合實際教材與實際行的實踐。 三、重...
閱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童也可能已經具有對閱讀而言很重要的複雜語言技巧。來自缺乏讀寫活動家庭的兒童,只要他們的學前學校或幼稚園能在班上強調書本的閱讀和討論,他們還是能學到印刷文字、情節、和其他前閱讀概念。同樣地,幼兒能夠透過教導而聽懂單字中特定的音,這能力有助於他們未來閱題的成功。 關鍵字中文:閱讀英文: Read 參考書目Robert E. Slavin(2005)。教育心理學,頁84-85。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