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3.81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成殿﹝台南孔﹞(郭柏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成殿是此作的重心。郭柏川畫出大成殿的全部,經過再三漬染的大成殿顯得十分渾厚。在此基礎上,郭柏川在底色上所勾勒的殿脊、燕尾、規帶、櫸頭、餘物等益增中國宮殿建築的輝煌特色,而朱紅重彩使畫面更為生色醒目。   台階築成的平台上,大紅迴欄與重簷下省略細節表現的紅色推衍出水平的層次感,也加重了大成殿的氣派和分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周頌》的篇名。共一章。根據〈詩序〉:「清,祀文王也。」本章二句為:「於穆清,肅雝顯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神、裡的木主。《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下》:「遷呂太后主于園,四時上祭。」
2.總管全事務的人。《醒世恆言.卷一三.勘皮靴單證二郎神》:「到了中,主自然出來迎接。那時擲盞為號,即便捉了。」
五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臺南市中區五妃街一號的古蹟。明永曆三十七年(清康熙二十二年)鄭成功手下主將劉國軒在澎湖為清兵所敗,棄守降清。消息傳來,明寧靖王朱術桂決定殉國,以保全志節,妻妾袁氏、王氏、鄭秀姑、張梅姐、洪荷姐自縊而死,寧靖王將其親葬於魁斗山(桂子山)後,次日亦自縊,與妻妾合葬一起。清乾隆十一年(西元一七四六年)臺灣海防同知方邦基在他們墓前建,就稱為「五妃」,借以供奉寧靖王與五妃的神位。後有塚,附近有一座公園,朱牆綠蔭,古意盎然。現屬一級古蹟。
裡的豬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已經有主。引申喻有理由、有道理。《醒世姻緣傳》第七二回:「你自己不長進罷了,你原不該又把閨女這們等的,他裡豬頭是有主的,你不流水的認不是,還挺著脖子合人強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天子的陵墓和宗。《後漢書.卷四六.陳寵傳》:「清河有陵之尊。」《宋書.卷五二.謝景仁傳》:「安泰以令史職拜謁陵,為御史中丞鄭鮮之所糾。」
北港媽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雲林縣的朝天宮,供奉媽祖。為臺閩地區的第二級古蹟。初建於雍正八年,乾隆十六年重修,經不斷擴充,方具今日規模。和大甲鎮瀾宮同是臺灣最重要的媽祖寺,並為媽祖信仰中心。也稱為「媽祖」、「天后宮」。
堂文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堂皇典雅、歌功頌德的文學。如《詩經》中的三頌,多屬堂文學。
舞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稱。印度儀式舞蹈的梵文用語,字義為神的僕役,是從Deva(或Dewa):神,和das:僕人合併而來,此稱謂特別指印度宇內的僕役們(包括青年和女孩二者)。神舞姬的任務之一,是需要在眾神之前跳舞,當西元前2000年,雅利安人(Aryan)進入印度,帶入新的宗教,有一支崇拜太陽神蘇利亞(Surya)的索羅教派(Sauras),認為寺內需要女孩的奉獻,以歌唱和彈奏樂器表示對神的尊崇,後來這些女孩的職責延伸到跳舞和獻身,不論以任何聖化或俗化的方式,都令人與色情產生聯想,因此常被稱為舞妓。神舞姬有三種層級:年長者引導寺儀式舞蹈,以及行進間攜帶燭光和神像;人數最多的中層階級,她們與同屬性的寺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Reginald & Jamila Massey《The Dances of Indi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功者死後祀之於,稱為「食」。《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優孟》:「食太牢,奉以萬戶之邑。」《後漢書.卷三四.梁統列傳》:「大丈夫居世,生當封侯,死當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