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1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完璧歸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藺相如奉使秦國,交涉以和氏璧換取秦國十五城時,識破秦國的詭詐,用計使璧安然回到趙國。語本《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後用「完璧歸趙」比喻物歸原主。 △「怒髮衝冠」、「價值連城」
空穴來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老師屈原貶到了漠北,想藉著【風】這件事情來諷刺頃襄王,就說﹕【這風是大王你獨有的,老百姓哪有資格和共有呢?】頃襄王覺得風是不分貴賤的,現在聽說是他獨有的,倒覺得奇怪了,就把宋玉叫來,叫他說說道理。宋玉說﹕【皇宮裡面,因為地方清靜,產生的風自然清涼,這是屬於貴族的;而老百姓們因為住在陋巷裡,產生的風自然都夾有泥沙惡臭,那種風才是屬於老百姓,怎麼能跟大王向受的這陣涼風相比呢?】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無風起浪、無中生有、吠形吠聲、流言蜚語、子虛烏有、捕風捉影、道聽塗說 相反詞證據確鑿 5.例句妳能獲得大家的讚賞,想必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驚訝、驚嘆的語氣。《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咦!是甚人?在此打睡?」《西遊記》第六回:「咦!正是:欺誑今遭刑憲苦,英雄氣概等時休。」
無所適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服從君命,是不敬;把敵人可以據守的城池築得堅固,是不忠。一個失去忠敬的臣子,還拿什麼事奉國君?希望能夠以修養德行的方式來鞏固宗子的地位,又有甚麼城池比得上呢?」士蒍退下後,又感慨地賦詩明志,詩云:「如今國家混亂的情勢,就像破舊狐裘上的毛一樣紛亂,一個國家有了好多位君主,我真不知該聽從誰的命令才好!」典源又見《左傳.宣公十二年》。言楚國與晉國交戰,楚莊王見到晉軍聲勢浩大,本想退兵,但是臣子伍參力主迎戰,並分析敵情說:「晉國的執政者是新上任的,不能發布號令。他的副手先縠剛愎不仁,不肯聽從命令。晉軍的三個統帥無法專權行事,想聽命又沒有上司下令,如此一來,大軍該聽誰的命令才好呢?所以這次戰役,晉軍...
滔滔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大橫」這個卜兆。期盼來年祖先神靈能夠廣施恩澤,使萬事齊備,國家繁榮,政通人和。敲打演奏樂器來侍奉,且以滿溢的美酒,和燒烤烹煮過的美食,作為祭祀的供品。用歌曲、舞蹈來歡迎,並祈求神靈降福,像奔流不停的大水,連續不斷,永遠不竭。文獻原來用「滔滔不竭」,竭是盡的意思。後來演變成「滔滔不絕」,絕是中斷的意思。「滔滔不絕」用來形容說話連續不斷。較早的書證如《蕩寇志》第三二回:「張繼問起曹州攻取之法,成英反覆議論,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張繼一毫不懂,連聲稱是而已。」
異曲同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述一日國子先生教誨學生說:「學業要精進,就要勤勉;學業之所以荒廢,就是因為嬉戲。」學生卻回說:「老師如此勤勉向學,作品的旨趣,及得上《莊子》、《楚辭》的宏肆深奧,寫作技巧也如同《史記》般豐富,能力比得上揚雄、司馬相如等人,雖然風格不同,但是技巧造詣是一樣的高明,內容豐富,文筆豪放。如此努力,卻屢次被黜,官運不順,自己都該好好想想,幹嘛還訓示別人!」文中的國子先生即韓愈自稱,韓愈藉著別人的口吻,宣洩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慨,原用以自嘲。後來「異曲同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原用來比喻不同人的辭章或言論同樣精彩,後則用於比喻不同的作法收到同樣的功效。
居安思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謝他對國家的貢獻。但魏絳卻謝絕了晉悼公的贈禮,並藉此機會向悼公進諫說:「今天國家這樣的強盛,是因國君的才能及眾臣的同心協力,我個人哪有什麼貢獻呢?但臣希望在享樂的同時,不要忘了國家大事。《書經》裡有句話說:『處於安樂的時候,要想到危險可能隨時會出現。』這樣才能及早做防備,有了防備就不怕災難。我斗膽以這句話規勸。」晉悼公說:「的教訓我豈敢不接受?但是沒有的話,我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就。賞賜臣子禮物是國家的常規,不可廢除,就收下吧!」魏絳也就遵循禮制,收下這些贈禮。後來此處所引的《書經》原文「居安思危」成為一成語,用來指處於安樂的時候,要想到危險可能會隨時出現。
裹足不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諾,卻什麼話都沒有說。秦王以為范雎不肯教導,范雎謝罪說:「臣想建言的都是匡助君王的大事,但不知秦王的心意如何,所以三次問臣,臣才都沒有回答。臣並不是不敢說,就算臣說了明天就得死,臣也不怕,只要對國家能有所幫助,就是臣最大的光榮。臣怕的是,臣死了以後,天下的人看到臣盡忠而被殺,會因此十分畏懼而不敢進言。如果上面害怕嚴厲的太后,下被奸臣迷惑,整日住在深宮裡,迷糊度日。這樣下去,大則會亡國,小則會使自己陷於孤立危險的境地,這是臣所擔憂的。」秦昭王聽了說:「懇請先生指教!不管事情大小,不管牽扯到誰,即便上至太后,下至朝廷百官,也請先生直說。」范雎就向秦王進言實行遠交近攻政策,以統一中原。當下,...
為德不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事沒有做到底。《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及下鄉南昌亭長,賜百錢,曰:『公,小人也,為德不卒。』」明.孫仁孺《東郭記》第二二齣:「一會價人兒做兩截,前番恭敬總虛竭。恁悠悠可嗟,恁悠悠可嗟,可也為德不卒未豪奢。」
不遺餘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戰國策.趙策三》載,戰國末年,秦國攻打趙國,於長平一役大敗趙軍。秦軍歸國後,秦王派人前往趙國,要求割讓六個城池做為講和的條件。趙王不知是否該答應,猶豫不決,便與臣子虞卿、樓緩商議。樓緩認為趙王應該割地求和,但虞卿卻認為萬萬不可,他問趙王:「大王看秦國攻打趙國後收兵,是因為疲倦還是因為?」趙王說:「秦國竭力攻打我國,如今收兵必定是因為疲倦的緣故。」虞卿接著說:「秦國不能完全攻下我國,因兵倦而歸。大王如又將城池奉上,那不是幫助秦國來攻打自己嗎?如果以後秦國又來攻打,大王恐怕連自救的力量都沒有了。」樓緩聽後,持相反的意見說:「如果連這六個小城都不願意割讓,難道要等秦國再來攻打,再割讓更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