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內府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版本學上指由皇室內府刊行或抄寫的書籍。不僅印刷精美,而且字句的校勘也都相當精良,如明《司禮監刻本》、清《武英殿刻本》、清《四庫館抄本》等即是。
複寫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塗有化學顏料,書寫時可複印相同字跡的紙。凡欲同時寫成兩份或數份相同文字時,可將此紙夾於紙張之間,於上層紙張書寫,下層即可得相同的文字。[例]手寫二聯式單據時,可使用複寫紙,以省去重複抄寫的麻煩。
寫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抄寫書籍。《漢書.卷三○.藝文志》:「於是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八.孝子傳》:「寫書不飲酒,恆日筆頭乾。」
比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當時。《禮記.祭義》:「比時具物,不可以不備。」《元曲選.馬陵道.第三折》:「比時龐涓要得抄寫天書,即免其死。」
手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親手抄寫。如:「手抄後付梓。」也作「手鈔」。
3.親手抄寫的文稿。也作「手鈔」。
傳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輾轉抄寫。宋.陸游〈晚眺〉詩:「個中詩思來無盡,十手傳抄畏不供。」
抄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在公署中擔任抄寫工作的人。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灤陽消夏錄一》:「街談巷議,或有益於勸懲,聊付抄胥存之。」也作「鈔胥」。
抄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抄寫傳送。在公文中使用於平行的機關、單位或人員。
古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古代字體書寫的文字。如:「《周禮》原文作『媺』,『媺』即『美』之古寫。」《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偏偏那個礦字照著周禮古寫,大家不認得,只面面相覷,又不敢問。」
抄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抄寫、抄錄。《西遊補》第四回:「早有人抄白第一名文字,在酒樓上搖頭誦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